时间:2025-08-26 作者:游乐小编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视觉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冯佳时已于近期离职,其下一步职业规划尚未公开。自2019年加入字节跳动以来,冯佳时长期深耕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的基础研究领域,是公司内部颇具代表性的学术型技术骨干。
公开信息显示,冯佳时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就读于中科院自动化所,之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获得博士学位。
在学术领域,他曾担任NUS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并负责机器学习与视觉实验室。他累计发表深度学习、物体识别、生成模型与机器学习理论等相关论文400余篇,学术成果多次获得国际顶级会议认可,入选过MIT科技评论“35岁以下创新者(亚洲)”,并斩获ACM MM最佳学生论文奖、ICCV TASK-CV最佳论文奖,以及CVPR 2024最佳论文提名。他还长期担任CVPR、ICML、ICLR、NeurIPS等国际顶会的领域主席。
2019年加入字节后,冯佳时主要负责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在多媒体方向的基础科研工作。随着相关团队并入Seed业务单元,他出任视觉基础研究负责人。
2024年底,冯佳时作为核心研究人员,推动新加坡国立大学Show Lab与字节跳动联合研发视频生成模型MagicAnimate。该模型凭借“一张图像驱动人物舞动”的创新特性,开源后迅速在技术社区引发广泛关注。冯佳时也与项亮、王语轩、王明轩、李成刚等人一同被视为支撑字节大模型发展的八位关键技术人物。
冯佳时的离职引起行业广泛关注。据《科创板日报》记者观察,近一年来,国内大模型企业中高层人事变动频繁,如智谱AI首席运营官张帆、MiniMax商业化副总裁魏伟,以及此前离开百川智能的联合创始人兼商业化负责人洪涛等,均属此类案例。
一位大模型行业从业者向《科创板日报》表示,“大模型技术迭代速度极快,人才争夺异常激烈,核心人员的流动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研发方向。”自2024年起,国内大模型企业不断进行组织架构与战略调整,头部公司尤其面临高算力投入与商业化不确定的双重压力,不少基础研究负责人开始转向更具科研自由度或学术色彩的平台。
除字节外,阿里系大模型团队近年也出现多次人才流动。据媒体报道,前阿里云P10高管、原OLAP产品线总经理占超群创立的质变科技,近期正式推出类人决策智能体Bloom。该公司已获得高瓴创投与光速光合联合投资的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从整体行业来看,国内大模型市场正在经历一轮“高层换血”。离职人员中,一部分选择回归高校、加盟创业公司或海外科研机构,另一部分则加入同类赛道新兴企业或自行创立AI团队。
事实上,AI行业已多次出现“核心人员离职-快速再创业”的连锁反应。不少新团队凭借技术背景迅速获得资本支持,持续深耕前沿技术领域。
类似的高流动性现象并非中国市场独有。海外大模型企业同样面临高管与科学家的“再分配”。今年上半年,OpenAI数位核心研究人员离职后部分加入Anthropic、xAI等团队;谷歌DeepMind也有科研人员出走创业。
与国内情况相似,这些人才大多围绕模型架构优化、推理效率提升、多模态生成等方向组建小型实验室或初创公司,并快速吸引风险投资。
有业内人士指出,顶尖研究人员的变动对企业短期业务影响有限,但长远来看,大模型竞争的关键仍在于算法原创能力与基础科研积淀。“真正的护城河是基础研究实力,而非仅靠算力和资金短期堆砌”,该人士强调。
与此同时,随着开源生态迅速发展,技术人才的个人影响力正日益凸显。核心科研人员的流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大模型产业正在经历的转型:从早期集中资源实现技术追赶,逐渐步入多元探索、学术与产业化并重的新阶段。
改写说明:
如果您有其他风格或用途上的偏好,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文本表达。
2021-11-05 11:52
手游攻略2021-11-19 18:38
手游攻略2021-10-31 23:18
手游攻略2022-06-03 14:46
游戏资讯2025-06-28 12:37
单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