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3 作者:游乐小编
快手旗下的可灵AI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商业变现能力,其收入水平在近期实现显著跃升。
根据快手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可灵AI单季营收达到2.5亿元。而对比此前披露的数据——从去年7月启动商业化至今年2月,其累计收入为1亿元——可以看出,可灵AI的营收规模已在短时间内实现数倍增长。
有快手内部人士透露,在今年4月和5月,可灵AI的月付费金额均突破1亿元。快手CFO金秉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中也表示,可灵AI的商业化进度超出预期,基于当前营收态势,预计其全年收入将比年初设定的目标翻一番。
财报显示,快手第二季度总营收为350亿元,主要来自线上营销服务(198亿元)和直播业务(100亿元)。尽管可灵AI对整体收入的贡献仍属有限,但其快速增长的更大意义在于,初步验证了视频生成模型的商业化可行性。
自去年初Sora发布以来,国内多家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视频生成赛道,但行业中也存在不少质疑。例如百度CEO李彦宏就曾公开表示,这类模型研发周期过长,可能10到20年都难以实现盈利,因此百度选择不跟进。
业界对视频生成模型的争议,主要源于其高昂的训练与推理成本,以及尚不清晰的商业化路径。然而从可灵AI今年的运营表现来看,随着模型能力增强与成本逐步下降,这些瓶颈正在被逐渐突破。
据知情人士透露,快手已将视频生成模型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投入更多研发资源,持续优化算法与模型架构。
可灵AI团队推出新一代系统架构,能依据扩散模型在不同生成阶段的特征,更高效地调配计算资源。尤其在图像生成方面,通过架构创新,仅激活1倍参数即可实现3倍的生成性能,显著降低了训练与推理成本。
一位快手技术人员表示,通过算法与模型的协同设计,以及定制化的全流程推理方案,可灵AI在保证生成效果的同时,大幅压缩了推理成本。
自去年6月发布以来,可灵AI已完成近30次迭代,不仅在视频画质、语义理解、响应速度和画面美学等方面有明显提升,人物表情与动作也更贴近真实。这些进步拓展了其在广告营销、影视制作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目前,可灵AI以付费订阅为主要商业模式,核心用户包括视频自媒体、广告从业者等专业创作者,同时也吸引了小米、蓝色光标等有视频创作需求的企业客户。
快手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可灵AI已累计生成超过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服务企业客户超2万家。
金秉在电话会中还提到,可灵AI在推理算力层面已实现毛利率转正,长期来看其单位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这些积极信号增强了市场对可灵AI的信心,也坚定了快手继续投入的决心。据悉,快手在年中追加了可灵AI的推理算力投入,相关年度资本支出较年初预算翻倍。
随着可灵AI商业化逐步落地,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跟进。例如百度于今年7月推出自研视频生成模型“蒸汽机”(MuseSteamer),该模型自发布起就明确面向广告主和代理商,用于营销素材生成。
在清晰的商业需求推动下,视频生成模型正逐渐从“成本中心”转变为“生产力中心”。目前,越来越多内容平台开始尝试借助这类模型辅助生成营销素材,以降低广告主的制作成本。
快手也在第二季度基于可灵AI,推出更贴合行业需求的营销解决方案。以服装行业为例,新上线的“主播+模特”双人直播间功能,可支持模特实时换装展示。某男装品牌使用该功能后,素材消耗量增长了两倍。
快手CEO程一笑在电话会中透露,在服务专业创作者的基础上,可灵AI还将推出更多创意功能,努力拓展普通用户市场,寻求更大范围的用户增长。
改写说明:
如果您有其他风格或用途上的需求,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文本表达。
2021-11-05 11:52
手游攻略2021-11-19 18:38
手游攻略2021-10-31 23:18
手游攻略2022-06-03 14:46
游戏资讯2025-06-28 12:37
单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