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文章内容页

微信输入法深度评测:张小龙力推的AI输入新体验

时间:2025-09-01    作者:游乐小编    

2024年6月,微信键盘正式升级为「微信输入法」,当时我们就对其进行了详细评测,整体体验相当出色。两年过去了,这款输入法在AI加持下有哪些新变化?微信为何如此重视一款输入法产品?让我们通过实际体验来一探究竟。

本次测试使用的是iPhone 15 Pro,微信输入法版本为8月初更新的2.2.3版,新增了AI问答图片保存和发送功能。

图片1.png

UI设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细心的用户不难发现,微信输入法的整体布局和UI设计与iOS原生键盘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这种借鉴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在保持简洁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优化。

iOS键盘以极简著称,但过于简洁的设计也牺牲了实用性。比如常用的标点符号需要切换层级才能使用,给日常输入带来不便。微信输入法在保留简洁布局的同时,在空格旁增加了句号键,并支持上滑输入数字符号,大大提升了输入效率。

iOS键盘

更值得一提的是光标移动功能。iOS原生键盘只能通过长按空格键移动光标,操作范围有限。而微信输入法支持在整个键盘区域滑动控制光标,精准度大幅提升。

微信输入法

贴心功能:细节决定体验

1. 智能删除:长按删除键上滑可快速删除整段文字,下滑撤回误删;左右滑动则能精确控制删除范围。

2. 微信专属功能:在微信内使用时,可直接通过输入法搜索并发送小程序和表情,这个独家功能让微信生态内的沟通更加便捷。

3. 键盘自定义:支持高度和宽度调节,满足不同用户的输入习惯,这项人性化设计对提升输入舒适度很有帮助。

智能推荐

跨设备协同:生态布局的关键一环

微信输入法最引人注目的功能莫过于跨设备复制粘贴。通过云端同步,手机复制的文字可以直接在电脑上粘贴,这个功能覆盖iOS、Android、Windows和macOS全平台。

这看似简单的功能背后,是微信构建生态系统的关键布局。就像苹果设备间的隔空投送一样,微信希望通过输入法将用户的所有设备串联起来,形成使用粘性。

跨设备复制

隐私保护:微信的防御性布局

作为拥有14亿月活的超级App,微信对用户数据的保护格外重视。第三方输入法可能收集用户输入习惯等信息,这正是微信要防范的。微信输入法采用本地处理机制,确保用户隐私数据不会外流。

正如张小龙在2024年微信公开课所说:"开发输入法不是为了抢占市场,而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这种防御性布局既保障了用户体验,也守住了微信的数据护城河。

用户数据

AI赋能:腾讯智能生态的入口

2024年腾讯将混元大模型集成到微信输入法中,使其具备了AI搜索和智能创作能力。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输入法获取AI生成的图文内容,这为腾讯的智能生态提供了重要入口。

在腾讯"1+3+N"的AI战略布局中,微信输入法可能成为连接各类智能应用的统一入口。未来无论是医疗、教育还是办公场景,输入法都可能成为人机交互的核心界面。

AI搜索

从隐私保护到生态构建,再到AI战略布局,微信输入法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款简单的输入工具。它正在成为腾讯智能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或许就是微信如此重视它的真正原因。

热门推荐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首页  返回顶部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发邮件youleyoucom@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