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迎突破!我国科学家攻克续航难关,新能源车续航或翻倍
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我国科研团队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研发中取得关键进展,这项突破有望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为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全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兼容性问题长期制约着技术落地——前者质地坚硬如陶瓷,后者柔韧似橡皮泥,两者结合时产生的微小缝隙会阻碍锂离子传输,直接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
针对这一技术瓶颈,国内科研团队通过多学科协同创新,在材料界面优化领域取得三项突破性成果。其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的"铷离子介导技术"尤为引人注目。该技术通过电场驱动铷离子在电极-电解质界面定向迁移,形成动态自修复层,可自动填补界面微缺陷,使两种异质材料实现原子级紧密接触。
中科院金属所的柔性电解质技术则另辟蹊径。研究团队将高分子聚合物与功能添加剂复合,构建出三维导电网络。这种新型电解质在保持高离子电导率的同时,展现出卓越的机械性能:经2万次折叠测试无损伤,甚至可承受极端扭曲变形。更关键的是,通过引入锂离子捕获单元,电池容量较传统方案提升86%。
在安全性提升方面,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的氟化改性技术取得突破。含氟聚合物材料在电极表面形成的保护层,可承受4.5V高压而不会被击穿。实验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电池在满电状态下通过针刺测试和120℃高温烘烤测试,全程未发生热失控,实现了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双重提升。
这些技术突破正在推动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据测算,应用新技术的100公斤级电池组,续航里程有望从现有的500公里跃升至1000公里以上,同时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核心指标也将显著优化。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关键材料和制造工艺的持续突破,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可能比预期提前3-5年。
热门专题
最新APP
热门推荐
新三板企业海菲曼近日举办秋季新品发布会,集中展示了多款搭载自主研发低功耗WiFi无线音频技术的旗舰产品。此次推出的产品涵盖HE1000 WiFi、Arya WiFi头戴式耳机以及WiFi高清流媒体音
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重大技术突破——我国科学家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研发上取得关键进展,有望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为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全固态电池在新
日本家电巨头夏普近日宣布正式进军电动汽车领域,其首款纯电动MPV概念车LDK+已进入量产前准备阶段。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这款基于富士康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车型,计划于2027年正式上市,并有望通过家电
在长沙举办的1024程序员日活动上,华为首席开源联络官任旭东以《开源开放,激发创新,共创智能世界新生态》为主题发表演讲,深入探讨AI驱动下的产业变革与软件革命,强调生态建设已成为华为核心战略,通过持
在fotor照片编辑器中添加文字,先打开应用并导入要编辑的照片,在界面上找到“文字”工具并点击,然后在照片上点击想要添加文字的位置,此时会弹出文字输入框,在框内输入所需内容,之后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