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社交野心:打造"朋友圈"的长征之路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款已走过13个年头的产品,在互联网领域堪称长寿典范。而近期我们发现,这个老牌社交功能又迎来了新的追随者。
据最新消息,抖音App的日常功能板块近期迎来多项升级,包括新增创作入口、头像色环提醒,以及支持限时可见等功能,使其产品定位与微信朋友圈愈发接近。
具体来说,抖音日常功能将新的创作入口放在了个人主页头像的右下方,以醒目的「+」号呈现。用户点击即可快速上传图文或视频内容。而限时可见功能则允许用户为发布的作品设置24小时、3天、7天等展示周期,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分享需求——这与微信朋友圈的“三天可见”机制颇为相似。
有趣的是,不仅抖音在布局类似功能,快手旗下也有名为“快手说说”的朋友圈类产品。据了解,快手说说在2024年底曾短暂关闭并进行调试更新,并于今年年初重新上线。
众所周知,朋友圈堪称熟人社交的典型场景,而抖音和快手执着于社交赛道也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毕竟社交不仅是用户的强需求,天然具备连接属性,更是互联网企业构建复杂商业生态最理想的粘合剂与催化剂,同时也是留存用户、盘活流量的最佳方式之一。尤其随着各大互联网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具备连接器作用的社交产品价值自然水涨船高。
由此可见,通过熟人动态分享构建真实的情感连接,让平台从“内容消费”向“社交场景”延伸,从而补齐社交短板,或许正是抖音和快手此举的真正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从抖音近年频繁推出抖音时刻、续火花等趣味玩法,以及此次对日常功能的升级不难看出,短视频平台或许正在尝试从聚焦陌生人社交转向熟人社交场景。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在内容消费已然过剩的时代,陌生人社交的吸引力早已大打折扣。
但问题在于,面对与朋友圈相似的功能,以及已经深耕13年的微信朋友圈,抖音和快手究竟要拿出什么来说服用户呢?
不可否认,集成在站内、操作更便捷且编辑工具更丰富,是抖音日常和快手说说的优势所在。但近年来微信朋友圈也在持续进化,例如其不仅将视频时长上限提升至5分钟,还开始支持表情包、图片等多种评论内容。而随着视频号的兴起,以及与微信朋友圈的打通,抖音日常、快手说说在内容编辑体验上的优势也在被逐渐消解。
此外需要意识到,社交产品最基础、最底层的价值在于通讯功能。这一点上微信虽然也面临日益臃肿的倾向,但无疑仍以通讯功能为核心,其App默认首页始终是消息页。作为对比,抖音、快手App首先映入用户眼帘的则是视频内容。这种使用习惯上的差异,无疑会加大抖音、快手布局社交功能的难度。
虽然此前时任抖音集团CEO的张楠曾认为,抖音涉足社交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逻辑——随着用户规模越来越大,人们会越来越习惯于在抖音看到熟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从消费内容转向自我表达。
但事实上,用户对娱乐内容消费的私密性要求,与社交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兼容性差异。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微信视频号用户画像与行为洞察报告》显示,有超七成用户表示在视频号使用过程中存在担忧,包括公开自己点赞过的内容会暴露隐私,近五成用户担心公开自己点赞过的内容会影响个人形象,近三成用户表示点赞视频内容时会考虑他人对此行为的看法。
对微信而言,其在社交赛道的优势,反而成为了短视频领域拓展的掣肘。按照这一逻辑,即便用户愿意通过抖音、快手进行社交,大概也仅限于部分需求。
更何况在产品设计上,抖音日常、快手说说仍有完善空间。以小红书平台搜索“抖音日常”关键词的结果为例,相关吐槽笔记占比颇高,槽点则包括无法评论、浏览记录对对方可见、默认范围为公开可见等。
当然,即便挑战重重,抖音、快手短期内必然不会放弃对社交赛道的探索。而且应该也没有人会怀疑,一旦他们在这个方向趟出新路,势必会为其他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或许在未来的某天,会有某个功能、某个场景让用户真正愿意在抖音和快手聊起来。但至少在现阶段,抖音、快手在社交赛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热门专题


最新APP
热门推荐

10月16日美团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上,老乡鸡董事长束小龙透露,老乡鸡美团卫星店销量均排在所属商圈前三,“我们很多外卖卫星店,一天能交付1000到1500笔订单”。品牌卫星店是连锁餐饮品牌为专注外卖业

荣耀近日举办“见新局・见未来”HGDC发布会,正式推出Magic 8系列智能手机。这款新品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配合MagicOS 10系统实现多项AI功能创新,预售将于今晚9点半启动,10月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执行为期约六个月的飞行任务,预计将于2025年10月底返回地面。在此期间,航天员陈冬、陈中瑞和王杰在中国空间站内完成了各项既定的科学实验与技术验证工

三国天下归心金币怎么获取?今天真的要给大家好好的分享一款全新的国战大作,就会直接颠覆传统的认知,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这款游戏确实还是比较有优势性的,而现在已经震撼来袭。三国天下归

10 月 16日消息,今年 7月,苹果公司对乔恩普罗瑟(Jon Prosser)和迈克尔拉马乔蒂(Michael Ramacciotti)提起诉讼,指控二人涉嫌窃取公司的商业机密。诉状称,两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