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断供危机?特朗普拟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2024年10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发布重磅声明,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可能视中方反应提前实施),美国将在现有对华关税基础上额外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与此同时,美方还将全面限制关键性软件技术对华出口。
特朗普将此决策归因于中国新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中国前所未有地宣布从2025年11月起将对几乎所有本国制造产品(甚至部分非本国制造商品)实行全面出口管制。这种无视国际贸易规则的极端措施,迫使我们必须采取对等反制……"
中国稀土管制新规:首次覆盖境外含中国稀土成分产品
2024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对价值占比0.1%以上含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实施出口管制。新规同时涵盖稀土开采设备、冶炼辅料等全产业链环节,涉及钐、镝、钆、铽等12种关键稀土元素及其衍生品。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第四条明确规定:凡最终用途涉及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研发生产,或用于军事人工智能开发的出口申请,一律实施个案审批。
稀土产业现状与中国市场地位
由17种元素组成的稀土家族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中国目前掌控全球40%的稀土矿藏,贡献近70%的开采量,更垄断着90%的稀土精炼产能。
在技术密集型领域优势更为突出:永磁材料领域占据94%市场份额,建立了从矿石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生态。
半导体产业的稀土依赖
- 芯片制造:钪元素是5G射频BAW滤波器核心材料;铒元素支撑光纤通信系统;铈氧化物用于晶圆抛光环节。
- 工艺设备:氧化钇陶瓷保障刻蚀机耐久性;钕铁硼磁体为光刻机运动平台供能;铽镓石榴石是EUV光刻机光学组件关键材料。
市场分析师Neha Mukherjee指出:"新规与美国芯片禁令异曲同工。全球稀土磁材企业必须面对艰难抉择——要么突破中国供应链依赖,要么放弃军事相关订单。"
产业链重构的漫漫长路
美国前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坦言:"即便从特朗普首个任期就开始布局,完全摆脱中国稀土依赖仍需一代人时间。"这一判断凸显了产业格局重构的艰巨性。
中美科技博弈新态势
特朗普新政带来三重冲击:
- 130%的叠加关税重创对美出口企业
- EDA等工业软件禁运阻碍技术发展
- 形成"稀土VS芯片"的博弈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本届美国政府第三次动用关税武器。尽管短期冲击不可避免,但也正在倒逼中国加速EDA等关键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本文来源:芯智讯
相关攻略

北京时间10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真实社交”平台宣布,将自2025年11月1日(或视中方后续行动变化提前生效)起,美国将在现行关税基础上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同日起,美国还将对任何及所有

10月11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10 日) 表示,美国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 的新关税。按照特朗普自己的说法,这是在目前所支付关税之上额外加征的税率。同时,这位现任美国总

美东时间周三,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的移民政策改革表达了委婉的批评。他表示,如果在特朗普政府现行的移民政策下,他家族的移民美国之举将无法实现。今年9月,特朗普宣布,

10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美财政部证实考虑发行“特朗普1美元硬币”。美国财政部证实,正在考虑发行双面印有美国总统特朗普肖像的1美元纪念硬币,以“表彰特朗普并纪念美国建国250周年”。报道称,

9月30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考虑根据芯片数量对外国电子设备征收关税,而特朗普正在力推这个行为。三位知情人士称,为了推动企业将生产转移至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根据每台外国电子设备所含芯片数量
热门专题


热门推荐

二次元俯视角共斗ARPG手游《辉烬》将于2025年10月15日公测上线!阿塔兰大陆期待您的到来!★公测信息★登录平台:安卓、iOS公测时间:2025年10月15日预下载:2025年

武器方面- 反物质步枪:这把武器伤害极高,能对各种强大敌人造成致命打击。其强大的火力可以瞬间穿透敌人的防御,无论是面对机械生物还是bt等难缠对手,都能使其遭受重创。在远距离战斗中,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已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伙伴。其中,防护服机器人凭借其独特功能,在危险环境和极端条件下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人类安全保驾护航。正因如此,对这类机器人防护

当本地生活与到店消费赛道迎来新一轮竞争浪潮时,互联网巨头的入局方式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从地图工具到内容社区,从算法推荐到信用体系,这场围绕消费者决策权的争夺战,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生态格局。作为

中国电信于2025年10月13日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eSIM手机业务在国内31个省市正式上市销售。用户可前往中国电信营业厅门店办理开通eSIM手机业务,也可通过中国电信APP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