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0 作者:游乐小编
"人工智能的发展终将聚焦能源需求,而核聚变可能成为能源科技的终极答案。"近日在上海世博园区举办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星能玄光创始人孙玄抛出了这一前瞻性论断。在他看来,核聚变技术极有可能成为推动未来文明进步的核心驱动力。
孙玄教授分析指出,人类文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技术转折点。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以惊人的速度推升全球能源消耗,现有的能源供给体系已无法满足AI技术对能源的庞大需求。而核聚变因其独特的能量释放原理,堪称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案——当两个轻原子核聚合成为重核时,释放出的能量堪称惊人:仅1克核聚变燃料产生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8吨石油的效果。
这一巨大的发展前景已引发全球资本竞相投入。公开数据显示,自2020年起,核聚变领域的投资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包括谷歌、OpenAI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根据美国聚变工业协会2024年7月发布的报告,全球核聚变商业公司累计获得的融资已达71亿美元,较上年新增9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受访企业中近九成预期在2030年代末期就能实现并网发电的商业化目标。
当前可控核聚变技术主要沿着激光惯性约束和磁约束两条技术路线发展,但都面临着严峻的工程学挑战。无论是构建高度精密的巨型激光装置,还是仿照ITER规模的超大型设备,都存在造价高昂、建设周期长的共同难题。为此,科学界提出了"磁惯性约束"的混合技术路径,试图通过技术融合来降低建设成本、缩短研发时间。
"这条新路径对人类的物理认知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而这恰好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绝佳场景。"孙玄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能研发出一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AI系统?这种AI无需依赖现有实验数据,而是基于基本物理法则自我探索,就像AlphaZero自学围棋那样,自主创新核聚变装置的设计方案?
中国在这一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孙玄分享道,国内核聚变研究已从早期单一的托卡马克装置,发展到多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多家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推动着技术突破。
"AI的进步标志人类智能从生物碳基向数字硅基的跃迁,而核聚变则象征着人类能源利用从地球资源转向宇宙能源。当这两大技术实现协同发展,必将加速人类新时代的到来。"孙玄在演讲总结时如此展望道。
2021-11-05 11:52
手游攻略2021-11-19 18:38
手游攻略2021-10-31 23:18
手游攻略2022-06-03 14:46
游戏资讯2025-06-28 12:37
单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