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文章内容页

NASA卫星发现闪电双重作用:既生成污染物,又净化大气

时间:2025-09-01    作者:游乐小编    

8月31日消息,每当暴风雨来临,人们往往会担心洪水或电力中断,但很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闪电其实还在释放氮氧化物——这种气体同样常见于汽车尾气中。

NASA

最近,科学家首次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TEMPO卫星,实时捕捉到了闪电对空气质量产生的实际影响。

来自马里兰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利用该卫星每10分钟一次的高频监测数据,对2025年6月发生的一系列雷暴天气进行了追踪分析。这项实验意外揭示出闪电在空气污染中扮演的双重角色:它既会加剧污染,同时也参与大气的自我净化。

该校的肯尼斯・皮克林教授与戴尔・艾伦教授使用了TEMPO(对流层排放污染监测仪)。该设备通常每小时采集一次数据,但通过切换到高频模式,他们成功捕捉到雷暴在美国东部移动时与闪电相关的气体排放动态。

“这是此类研究首次实现如此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皮克林表示,“雷暴发展非常迅速,常常在一小时之内就完成从生成、增强到消散的整个过程。”

研究团队将TEMPO的监测结果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地球静止轨道闪电测绘仪记录的闪电次数进行比对,进一步统计了闪电发生的频次。

“通过这项实验,我们能够实时统计闪电发生的次数……从而更准确地估算单次闪电在风暴中产生多少二氧化氮,以及这些气体会在大气中存留多长时间,”艾伦解释道,“这些信息将帮助改进现有的气候模型,深化我们对闪电如何影响人类呼吸空气的认识。”

据了解,闪电产生的高温能够分解空气中的氮分子和氧分子,进而形成氮氧化物。皮克林指出:“在全球范围内,闪电所产生的氮氧化物约占大气中氮氧化物总排放的10%至15%。”

与汽车发动机在地面排放污染物不同,闪电将这些气体直接注入高空。在高空条件下,这类气体更容易促成臭氧的生成,而臭氧正是导致大气升温的重要因素之一。

艾伦提到,夏季高温还会放大这一效应。“夏季闪电对气候的影响,几乎与人类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相当,这也是我们选择在六月开展雷暴研究的原因,”他补充道。

此外,闪电还会激发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这类物质能够分解甲烷等气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艾伦指出,早期研究表明,单次闪电大约会产生250摩尔的氮氧化物。

不过这一数值存在很大波动。“我们推测,随着风暴强度上升,闪电持续时间变短,单次闪电产生的氮氧化物可能会减少。本次研究正为我们验证该假设提供了宝贵机会。”

这些在高空形成的气体常随大气环流扩散至远处,有时甚至会沉降到地面,加剧雾霾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对于科罗拉多州等高山地区的居民来说,这一现象尤其值得关注。在高海拔区域,闪电对地面臭氧的贡献非常显著,”皮克林强调。

研究人员相信,他们所获得的数据将有助于更好地区分自然污染源与人为污染源。

艾伦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高频数据,降低当前气候模型中存在的主要不确定性。更精确的数据不仅能带来更可靠的预测,也有望为保护人类健康、应对自然与人为污染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热门推荐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首页  返回顶部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发邮件youleyoucom@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