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文章内容页

浙江回应“鲁迅吸烟”争议:历史人物形象需客观看待,文旅厅称将加强文化引导

时间:2025-08-29    作者:游乐小编    

8月28日消息,近日,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内一面绘有鲁迅手持香烟的网红打卡墙引发争议。有游客投诉称,墙画中鲁迅抽烟的形象容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引导,可能影响其行为规范。该话题随后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游客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她认为将鲁迅描绘为抽烟的形象并不妥当,尤其可能误导青少年模仿此类行为。

事实上,“烟不离手”的确是鲁迅最具辨识度的形象特征之一。“浙江文旅政务”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烟之于鲁迅,正如烟斗之于马克思、圆顶礼帽之于卓别林、双截棍之于李小龙,早已超越物品本身,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烟草陪伴鲁迅度过无数不眠长夜,也催生出一系列振聋发聩的醒世之作。

文章进一步阐释,面对青年思想觉醒屡遭打压的困境,鲁迅以烟寄意、为青年发声;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他以烟为伴、孤身奋战;而在民众思想尚未觉醒的社会现实中,他借烟喻人、展开深刻批判。

这篇题为《鲁迅:当思我为何吸烟,非学我如何吸烟》的文章强调,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批判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立场、“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的斗争意志,跨越时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当代青年心中,鲁迅已不仅是课本中的文化符号,更是融入日常的“精神插件”。

文中还提到,“为先生点烟”已成为许多年轻人参观鲁迅故里时的打卡项目,其背后更多是表达对先生的崇敬,而非鼓励吸烟行为。我们不提倡吸烟,但更应关注的,是鲁迅借由“烟”所点燃的精神火种与赤诚爱国之心。

女子投诉鲁迅抽烟墙画误导青少年:当地文旅局霸气回应!

热门推荐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首页  返回顶部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发邮件youleyoucom@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