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31 作者:游乐小编
这两年AI技术确实火得一塌糊涂。从ChatGPT横空出世,到DeepSeek风靡全球,越来越多人开始习惯用AI来辅助日常生活。无聊时找AI聊聊天解闷,工作时让AI帮忙处理些琐事,需要配图时让AI生成几张,甚至有人身体不适时也会先问问AI的意见。
最近就有一位互联网公司CEO分享了用AI问诊的经历,其中提到因为喝了隔夜的维生素C泡腾片水,出现了反射性低血压的症状。
那么问题来了:隔夜的维生素C水真的会导致低血压吗?生病时能相信AI的诊断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话题。
反射性低血压,医学上也称为反射性晕厥或神经介导性低血压,是指由于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导致的突发性血压下降。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着心率减慢,可能引发短暂的脑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导致意识丧失甚至昏厥。
临床上常见的诱因包括:
有医院对52例反射性晕厥患者的分析显示,最常见的是血管减压性晕厥(29例),其次是排尿性晕厥(13例)。值得注意的是,排尿性晕厥中有近半数发生在睡醒后排尿时,还有部分与饮酒有关。
答案是否定的。
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强效的抗氧化作用。它在水溶液中相对稳定,即使隔夜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从这位CEO的描述来看,他当时还服用了蒙脱石散和补液盐,说明很可能是因为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这才是导致低血压的真正原因。
虽然AI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存在明显局限。最新研究显示,AI的诊断准确率尚未达到专业医生的水平。医学专家提醒,没有专业背景的患者盲目依赖AI诊断,就像盲人摸象,很难获得准确判断。
因此建议:身体不适时还是应该及时就医,不要完全依赖AI给出的建议。
策划制作
作者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策划丨甄曦
责编丨甄曦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2021-11-05 11:52
手游攻略2021-11-19 18:38
手游攻略2021-10-31 23:18
手游攻略2022-06-03 14:46
游戏资讯2025-06-28 12:37
单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