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3 作者:游乐小编
3月20日,国内创投圈再起波澜。一位自称"明讯科技吴凌峰"的创业者在朋友圈发布实名举报,指控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索贿、逼迫企业偷税、利用资本优势打压企业等行为,并呼吁其他受害企业联合维权。吴凌峰在文中特别提到,同创伟业通过微信聊天中的专业术语设下"文字陷阱",导致被投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并表示将在未来三天持续曝光与同创伟业的纠纷细节。
经多方核实,发帖者确为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明讯科技")董事长吴凌峰。公开资料显示,明讯科技专注于功能性复合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产品涵盖电池材料、薄膜材料等,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及电子行业。吴凌峰作为公司法人代表,持有42.45%的股份,认缴出资额达4630万元,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风险信息显示,吴凌峰持有的全部明讯科技股权已被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冻结,冻结期限为2024年9月30日至2027年9月29日,冻结股权价值与认缴出资额相当。
面对指控,同创伟业迅速作出回应。该机构发布声明称,吴凌峰在网络上散布的"索贿""偷税"等言论纯属诽谤,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完成证据保全。声明特别强调,同创伟业从未直接投资明讯科技,相关项目系2020年推荐给战略合作伙伴宁波霍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标的。
工商登记信息证实了同创伟业的说法。明讯科技旗下项目明创新材料已完成三轮融资,但同创伟业始终未出现在股东名单中。而宁波霍普投资确实在2020年12月通过战略融资获得明讯科技2.64%股权,但目前已退出。据悉,霍普投资已于2025年2月起诉吴凌峰,并在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法院获得一审胜诉。
同创伟业在声明中透露,此次纠纷的根源在于明讯科技触发了投资协议中的回购条款。在创投领域,回购条款是常见的风险对冲机制,当被投企业未能实现约定的业绩目标(如IPO或盈利指标)时,投资方有权要求企业或股东按约定价格回购股份。
一位资深资本市场律师向记者解释,这类条款本质上是一种对赌机制,旨在平衡投融双方的风险。但随着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环境恶化,IPO收紧、募资困难等问题集中爆发,回购纠纷明显增多。投资机构为到期基金退出压力所迫,而被投企业又面临经营困境,双方矛盾因此激化。
某早期投资机构创始合伙人坦言,回购条款在业内普遍存在,但实际操作中需把握分寸。若回购要求超出创始人持股价值,甚至涉及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往往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他举例说,若创始人需承担5000万回购责任,而其在公司的持股价值仅5000万,强制回购等同于变相出售公司控制权。
中伦律师事务所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7-2024年间过会的2154家IPO企业中,超三分之一签署了包含回购条款的对赌协议。监管机构重点关注这些条款是否影响公司控制权、持续经营能力等核心问题。虽然现行法规允许回购条款存在,但若导致公司资本不当减少或损害债权人利益,仍可能被判定无效。
目前,由于吴凌峰所持股份被冻结,明讯科技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霍普投资与明讯科技的纠纷会否影响公司经营,以及同创伟业是否如吴凌峰指控的那样存在不当行为,仍有待更多信息披露。记者尝试联系涉事各方,截至发稿前均未获得回应。
2021-11-05 11:52
手游攻略2021-11-19 18:38
手游攻略2021-10-31 23:18
手游攻略2022-06-03 14:46
游戏资讯2025-06-28 12:37
单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