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3 作者:游乐小编
8月11日消息,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公布了一起二手车交易纠纷案。2024年2月,赵先生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看中一辆2019款特斯拉Model X 100D,当时表显里程8.5万公里,卖家报价46.2万元。
卖家在交易过程中声称车辆仅右后方有轻微剐蹭,不影响使用,且价格明显低于市场行情。赵先生觉得捡到便宜,当场支付了5000元定金,并于3月份完成过户手续,支付了剩余款项。
然而在后续9个月的使用过程中,这辆特斯拉频繁出现各种故障。据赵先生反映,车辆先后出现辅助驾驶系统失灵、电动尾门卡死、底盘异响、刹车异常震动、车机无法启动等问题,维修费用累计已达数千元。
2024年11月,车辆再次出现严重故障无法启动。经特斯拉官方4S店检测发现,该车曾在2024年发生过重大事故,已被保险公司推定全损。更严重的是,此次故障系电池问题所致,更换费用高达20万元。由于是全损车,车辆无法享受原厂质保,所有维修费用需自费承担。
赵先生随后将卖家于某诉至法院,指控其存在消费欺诈行为。于某在庭审中辩称自己并非专业车商,只是帮朋友转发信息。他还强调46万元的售价远低于同款精品车60多万元的市场价,认为赵先生应当知晓这是事故车。
赵先生的代理律师对此进行了有力反驳:"于某声称不知情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证据显示他是通过专业的事故车拍卖平台购得此车,该平台专门处理保险公司认定的全损车和重大事故车残值,这是业内公开的交易规则。而且于某多次通过该平台购买事故车进行修复转卖,不可能不了解车辆的真实状况。"
法院调查显示,涉案车辆确实在2024年7月发生过重大事故,维修费用高达76万余元,后被太平洋保险苏州分公司推定全损。于某通过朋友账户在事故车拍卖平台以22.6万元竞得该车,另支付了3万多元的服务费和运费。
更关键的是,法院查明特斯拉公司早在2024年9月就向原车主发送过"车辆被定为全损报废车"的通知邮件。作为长期从事事故车交易的卖家,于某完全有能力核实这些信息,却选择刻意隐瞒。
最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于某的行为构成消费欺诈。法院判决解除双方买卖合同,于某需退还赵先生46.2万元购车款,并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额外支付三倍赔偿金138.6万元。
2021-11-05 11:52
手游攻略2021-11-19 18:38
手游攻略2021-10-31 23:18
手游攻略2022-06-03 14:46
游戏资讯2025-06-28 12:37
单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