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H2发布:人形机器人迈向实用的必选清单
从实验室的初步探索到生产线的规模应用,从展台上的概念展示到真实的商业订单,人形机器人正在中国制造的力量推动下,加速奔向现实世界的广阔天地。
今年下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升温,发展浪潮引人瞩目。优必选科技接连拿下亿元规模的工业大单,宇树科技则发布了新一代H2仿生机器人,资本市场对此展现出极大热情。
在技术持续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市场认可度提升的多重助力之下,这个被誉为“未来产业”的领域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迈向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关键阶段。中国企业凭借对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和扎实的产品路线,正在全球赛场跑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
机器人再次进化,双足行走与AI大脑深度融合
现阶段,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能动”向“能用”跨越的关键时期。运动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十月初,杭州IROS 2025展会现场,优必选展出的Walker S2展现了出色的环境适应能力。据了解,Walker S2拥有52个自由度,可在0-1.8米的全空间范围内完成15公斤负载搬运,并实现±162°的腰部灵活转动。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仅需3分钟即可完成能量补给,支持7×24小时连续作业,重新定义了工业人形机器人的工作模式。
视觉感知能力的突破同样引人注目。优必选研究院在IROS 2025上宣讲的论文《The Sampling-Gaussian for Stereo Matching》,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
该方法通过高斯概率采样构建监督信号,让机器人能够通过双目RGB图像实时生成高精度的稠密深度图,使其拥有了媲美“人眼”的立体视觉感知能力。
与此同时,宇树科技延续了其在运动控制领域的传统优势。最新发布的H2仿生机器人展现出极强的平衡性与敏捷性。

图源来自最新微博
此前发布的G1机器人,身高约132厘米,体重35公斤,零售价9.9万元起,也是近一年来“全球最畅销的机器人”;今年发布的R1,售价3.99万元起,因价格极具性价比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可见宇树正通过高性价比的技术路线,将一些更偏向终极形态的技术以选配方式提供给客户,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
在“大脑”融合方面,优必选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Thinker基于百亿参数底座,系统化提升人形机器人的多模态感知和推理规划能力,成为Walker S系列在动态工业场景中的“最强大脑”。
今年5月,优必选与华为在深圳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华为将发挥其在昇腾AI、鲲鹏计算、华为云及大模型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优必选的全栈式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家庭等场景的商业化应用。
随着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与AI决策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技术突破正在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优必选Walker S2的精准操作与持久续航、宇树科技H1与R1系列的高性价比方案,共同为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铺平了道路。
从展台到应用,商业落地开始“破冰”
当机器人不再只是实验室的展品,而能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稳定执行复杂任务时,产业发展的重心自然就从“技术验证”转向了“商业验证”。
技术成熟度的提升,使得资本市场和终端用户对这一新兴品类建立了足够信心,一场从示范展示到规模应用的商业破冰之旅正在加速展开。
据天眼查的统计数据,宇树科技今年截至目前中标了25个公开采购项目,已接近2024年全年32次的中标订单总量。

图源来自优必选最新
从采购方背景来看,应用场景正从高校科研向工业领域延伸。2025年上半年,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教育科研机构仍是人形机器人最大采购群体。
进入下半年,当前市场上人形机器人逐渐过渡至真正落地的商业服务场景和工业场景。
据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透露,优必选今年的目标是努力交付数百台人形机器人,其中工业人形机器人500台。
除此以外,交付能力成为检验企业实力的另一重要指标。10月18日,智元机器人合伙人王闯表示,今年智元远征系列共出货1000台左右,预计明年将达到数千台规模。
而宇树科技的出货量,据开源证券研报,2024年其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约为1400台,是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企业。
在加速自身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的同时,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正通过构建生态联盟、推动标准制定等方式,夯实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开发生态的建设同样取得进展。近年来,宇树科技通过开放底层资源、硬件可扩展性设计和开发者生态建设,提供全链路二次开发支持,从而满足科研、教育机构等客户需求,加速商业化。
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了“天工行者开发者工具链体系”,助力开发者按照“资源获取→环境搭建→算法开发→仿真验证→实机部署”的标准化流程,高效实现从创意构想到实体应用的闭环开发。
综上,这些接连落地的商业大单、稳步提升的交付能力以及逐步成熟的核心技术,共同构成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破冰之旅最有力的证明。
从落地难到万亿蓝海的进阶之路
从优必选在工业场景的亿元级订单,到宇树科技在数量上的领先,再到智元机器人的千台级出货规划,头部企业正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将行业从“概念期”推向“营收期”。
只是,商业落地的破冰仅仅是长征第一步,如何跨越成本、场景碎片化与技术协同等多重障碍,实现从“可用”到“好用且用得起”的跨越,并最终驶入那片公认的万亿级蓝海,才是摆在所有参与者面前更重要的课题。
成本与盈利平衡作为行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已然开始转变。尽管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高校采购在人形机器人订单中占比较高,且较多应用于科研验证和教学演示两类场景。
但现在,头部企业的商业大单已开始为规模化指明新方向——大规模订单有望推动规模化,从而实现成本与盈利的平衡。
7月,优必选科技中标某头部车企90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创下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单笔中标金额最高纪录;10月,优必选再传捷报,先后斩获3200万元和1.26亿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全年订单总额稳步提升。

图源来自pixabay图库
过去,应用场景局限性同样制约行业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已落地的人形机器人中,72%用于高校科研、15%用于商业表演,仅有13%进入工业、服务等实用场景。
过于集中在高校科研与商业表演两类场景,这本质上是技术成熟度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结果。
而现在,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相当于一个人30%的工作效率,2026年初有望超越50%,2027年底前有望突破80%。
再是技术协同不足的问题也已经有所进展。过去,人形机器人的单个模块性能出众,模块间的适配断层却会导致整体性能大打折扣。
今年,优必选创新提出了人形机器人群体脑网络软件架构,并设计人形智能网联中枢,攻克了复杂工业场景下的协同决策与控制难题。
可见,群体智能技术正成为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落地的关键突破点。
随着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在工业场景的不断深耕与家庭场景的逐步探索,人形机器人正在从科幻走向现实,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一个属于中国的人形机器人范式正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
未来的胜负,不再取决于谁更像人,而取决于谁能解决“人的问题”。
热门专题
最新APP
热门推荐
安卓(Android)手机下载币安交易所App常见问题 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手机App进行数字资产交易。币安(Binance)
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汽车资讯领域正成为行业与消费者紧密连接的桥梁。凡凡走进汽车资讯平台凭借独特的运营模式与优质的服务,在众多同类平台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广大车友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阵地。该
10月25日消息,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滨化集团”)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截至昨日收盘,滨化股份已在A股上市,股价为4 31元,市值为88 7亿元。滨化集团是一家综合型化工集团,
从计划启动上市流程到正式向港交所递交申请,岚图汽车仅用41天便完成关键推进,展现出惊人的资本运作效率。在招股书中,这家新能源车企通过多维数据展现技术实力,不仅突出营收能力与产品布局,更以ESSA原生
ChainOperaAI(COAI)是一个融合人工智能(AI)与虚拟资产的去中心化人工智能(AI)生态系统网络,备受市场关注。自9月25日起,ChainOperaAI已在币安、Bybit和Gate io等主流中心化交易所上市,并迅速蹿升至行业领先地位,自上线以来,其完全稀释价值(FDV)已超过40亿美元。Binance币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