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迎突破:续航与寿命短板正被攻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固态电池正成为备受瞩目的技术焦点。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方向,这项技术在电动汽车、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期,我国科研团队和企业在固态电池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让这项技术的商业化前景愈发清晰。
10月19日,国轩高科在互动平台透露,其金石固态电池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同时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也已启动,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相关设计定型。这一动态无疑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前,我国科学家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攻克了"卡脖子"技术难题。这一突破有望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从最多500公里大幅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打破了长久以来的续航瓶颈,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国内科研团队在固态电池领域成果丰硕。中科院物理所联合多家团队开发出一种"特殊胶水"——锑离子。在电池工作时,锑离子能顺着电场移动至电极和电解质界面,主动吸附锂离子填充缝隙和孔洞,使电极与电解质紧密贴合,有效突破了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化的最大障碍。
不过,固态电池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寿命问题是制约其商业化进程的关键短板。今年5月,同济大学罗巍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固态锂电池金属锂负极的疲劳失效现象。
研究发现,金属锂负极在循环机械载荷作用下,会发生因疲劳导致的失效。同时,固态电解质内部的缺陷,如晶界、孔洞等,会诱导锂金属析出并互连形成电子通路,进而引发固态电池短路。这一过程分为软短路和硬短路两个阶段,最终导致固态电解质彻底丧失绝缘能力,出现不可逆的硬短路。
如果能够攻克这些技术难题,电动汽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的优势将更加显著,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空间可能会进一步被压缩。
热门专题
最新APP
热门推荐
10月24日消息,受AI驱动的“DRAM超级周期”影响,DDR5和DDR4内存芯片的产能几乎被完全占据,最新的市场估算预测,内存价格将迎来新一轮上涨。DRAM已成为AI供应链中的关键部件,虽然大部分
10月23日,雷鸟创新推出全新AR眼镜RayNeo Air 4,标准版售价1599元,国补后价格为1519 34元;Pro版售价1699元,国补后为1614 24元。新品已于当日在主流电商平台开启销
群晖今日正式推出DSM 7 3操作系统,带来多项功能升级与体验优化。本次更新重点包括全新引入的Synology Tiering分层存储技术、Drive 4 0的共享标签与文件锁定功能,以及融合AI能
10月23日,赛力斯旗下蓝电汽车宣布将推出第三代蓝电E5 PLUS车型,新车计划于11月启动预售。最新透露,该车型定位为家庭出行场景,重点强化户外露营功能,配备多项专属配置。第三代蓝电E5 PLUS
Binance币安[adid]fbd7939d674997cdb4692d34de8633c4[ adid][adid]758691fdf7ae3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