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月壤揭示太阳系小行星残留奥秘
10月21日,中国科研团队发布了一项重要发现:在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样本中,首次识别出一种罕见类型的陨石撞击残留物。这项发现不仅确认了来自外太阳系的小行星碎片能够迁移至内太阳系并撞击月球表面,还为理解月球上水的来源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当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作为记录太阳系早期演化的重要载体,碳质球粒陨石中的CI型尤为特殊——其富含水分与有机物成分的特征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然而这类陨石在地球表面极为稀少,主要受限于大气层烧蚀作用以及活跃的地质活动对原始撞击痕迹的破坏。相比之下,月球缺乏大气保护且地质活动微弱,使其成为保存古老撞击记录的天然档案库,宛若一座宇宙级的历史资料馆。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与林莽研究员领衔的团队,对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样本展开了系统性分析,成功识别出含有CI型碳质球粒的陨石撞击残留物。这些微米级颗粒是陨石母体高速撞击月表后,经历熔融与急速冷却形成的独特产物。基于此发现,研究团队还建立了一套用于鉴别地外样本中陨石成分的新型技术体系。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锦团指出,这一成果不仅证实了外太阳系物质能够向内侧行星区域迁移,拓展了我们对太阳系物质传输机制的理解,同时揭示了碳质陨石可能在月球水资源形成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分布于外太阳系的CI型陨石母体富含挥发性成分,使其成为水与有机物的潜在输送者。
统计数据显示,此类陨石在月球表面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地球,暗示过去对碳质陨石参与地月系统物质积累的贡献可能存在低估。研究进一步推断,此前在月球样本中探测到的具有特定同位素特征的水分子,很可能来源于这类陨石的持续撞击。该发现为未来探索月球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与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热门专题


最新APP
热门推荐

Gate io 邀请注册奖励计划:邀请好友,共享收益!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数字资产的世界里,信息就是金钱。而一个靠谱的交易平台,更是你驰

从Mt Gox事件看今天2014年,Mt Gox交易所的倒闭,对于当时的比特币世界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地震。 超过85万枚比特币的丢失,不仅让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