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理想争锋:70亿参数辅助驾驶模型如何重塑智驾格局?
汽车行业的辅助驾驶体系正在加速向AI转型。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头部新势力的车端辅助驾驶模型参数,已经接近许多AI大模型的参数量级。
汽车界注意到,小鹏汽车即将部署在车端的大模型,其参数量至少达到70亿;另一家头部新势力理想汽车,待明年其自研的辅助驾驶芯片上车后,其车端大模型参数也将达到70亿级别。
这样的参数量已经接近AI大模型的普遍参数量级。
小鹏、理想的AI布局
小鹏的车端大模型,是由内部正在开发的云端大模型——“小鹏世界基座大模型”蒸馏而来。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应对车载辅助驾驶芯片在算力、存储、内存带宽等方面的限制,从而解决无法直接在车端部署大模型的难题。
2024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开始向云端大模型迈进。目前,小鹏正在研发一个720亿参数打底的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大模型,即“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将在下个月的AI科技日上发布。
小鹏在今年4月的AI技术分享会上介绍,这个云端大模型以LLM为骨干网络,使用海量多模态驾驶数据训练,具备视觉理解、链式推理和动作生成能力。小鹏在云端完成对这一模型的训练后,会“取其精华”,将蒸馏出的小模型部署到车端。
这种方法,参考的是DeepSeek已经使用过的知识蒸馏路线,其本质上是模型的压缩。
为了让这个蒸馏后的大模型顺利上车,小鹏在硬件和研发资源层面都做了充分准备。
在硬件层面,从2020年开始,小鹏就启动了“图灵”AI辅助驾驶芯片的自研,今年6月,这款芯片正式量产上市,首发搭载于2025款小鹏G7。
它是小鹏专为AI需求、端到端大模型等设计的芯片,AI算力约为700Tops,与英伟达最新的AI芯片Thor性能接近,最高能处理300亿参数的大模型。
除了硬件上的准备之外,今年8月初,小鹏汽车曾召开过一场自动驾驶中心动员会,会议由何小鹏亲自主持。会上,何小鹏提出,将所有的AI资源给到基座模型团队,支持这个70亿参数的世界基座模型上车。
较早实现了大模型上车的理想,同样没有放松对AI浪潮的追赶。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今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当前,理想的车端大模型参数量是40多亿,较此前的端到端模型提升超过10倍;汽车界从多位产业人士处了解到,明年,待理想自研的辅助驾驶芯片上车后,理想部署在车端的VLA模型参数也将达到70多亿。
最初,理想实现大模型上车的方式,是先在车上部署了一个参数量较少、运行速度较慢的小型VLM大模型。
去年10月,理想推出了基于端到端+VLM的辅助驾驶方案。在这套方案中,端到端是快系统,VLM是慢系统,两个系统同时工作。
这套方案被部署在一个双Orin X的控制器上,每颗Orin单独服务一个模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端到端才是坐在主驾上负责开车的大脑,VLM模型只能起到坐在副驾上、偶尔帮忙看路的作用,难以发挥出大模型的全部实力。
但比起端到端,当下的理想汽车,更倾向于拥抱VLA模型。截至目前,理想已向所有AD MAX车型用户推送了VLA司机大模型。
VLA模型最早由谷歌AI公司Deepmind推出,此后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主流技术范式与框架。由于VLA模型拥有完整的脑系统,具备语言、思维链推理能力,既能看,也能理解并真正执行动作,符合人类的运作方式,因而这项技术如今也被理想、小鹏等车企应用于辅助驾驶领域。
为了推进明年更大参数的VLA模型上车,理想今年在组织架构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今年5月,理想原端到端负责人夏中谱离职;上个月,理想又将辅助驾驶团队拆分为11个二级部门,以更扁平的组织推进AI大模型研发。
在小鹏、理想之外,华为的WEWA架构,通过云端的世界引擎,调教车端的世界模型;蔚来也在车端部署了世界大模型。
AI似乎正在定义车企的辅助驾驶。
AI大模型≠更优的辅助驾驶表现
而另一边,目前行业公认的、在辅助驾驶领域走得最远的特斯拉,却凭借着端到端技术,实现了区域Robotaxi;地平线、Momenta等辅助驾驶供应商,同样通过端到端技术实现了较好的辅助驾驶表现。
反观一些执著于AI叙事的车企,其辅助驾驶表现已经被快速追赶,甚至部分车控体验已经被赶超。
也就是说,特斯拉、Momenta等企业,凭借更少的车端模型参数量,却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在某种意义上,这或许能够说明,AI模型参数量级与辅助驾驶效果,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关系。
端到端技术强调的是模仿人类驾驶行为,大模型的优势在于逻辑推理能力,强调像人一样思考。而辅助驾驶技术的核心在于空间感知,大模型的逻辑推理能力,只在少数场景下才能用到。
因此,车企如果尚未将端到端的体验做好,就盲目上参数更大的模型,意味着大部分车端算力资源会向大语言的推理过程倾斜,只留下少量资源留给空间感知,由此反而会造成辅助驾驶体验的倒退。
那么企业对大模型趋之若鹜,其背后的驱动力来自哪里?
一方面,车企的外延在逐渐扩大,部分车企除了想造车,还想做具身智能。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理想汽车。
去年年底的理想AI Talk活动直播间中,李想本人将理想汽车重新定义为一家AI企业,尽管还会继续造车,但会把汽车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把汽车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应用场景。
而这家企业目前所推崇的VLA,恰恰是具身智能领域的主流技术范式与框架。
再比如小鹏,它不仅是VLA阵营中的一员,而且按照它的计划,图灵AI芯片将来不仅会搭载在汽车上,还会用在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上。可见小鹏有意将在辅助驾驶上积累的能力,迁移至飞行汽车与具身智能。
另一方面,车企对AI大模型的追逐与宣传,或许也带着几分营销目的。
近来,Chat-GPT的表现令AI大模型获得了巨大的破圈效应,这好比此前Tesla V12在北美大范围推送后,一度令端到端成了辅助驾驶领域的营销热词。
而今,车企纷纷将AI大模型搬入车端辅助驾驶系统,这背后固然有其技术考量,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也是企业抢占舆论高地的一种营销方式。
但无论如何,提升辅助驾驶体验才应当是当下车企的第一要义,偏离了这一目标的AI叙事,多少有些舍本逐末的意味。做好基于端到端的辅助驾驶体验,或许是眼下车企的最佳路径。
作者微信:luckg17305264638
热门专题


热门推荐

当混动市场的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需求洞察”,一款新车的市场表现往往能折射出消费逻辑的深刻变迁。领克10EM-P上市首月即实现万台下线,在平均售价接近19万元的中高端市场创下“非低价冲量”的纪录。

10月15日消息,今日,荣耀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荣耀Magic8系列、荣耀MagicPad 3 Pro等六大新品,有手机、平板、耳机、智能手表等。目前全部产品价格已经公布,汇总如下:荣耀Magic8

百度旗下视频生成模型迎来重大技术突破,其自主研发的“蒸汽机(文心专精)”系统首次实现AI长视频实时交互生成功能。通过流式视频技术的创新应用,该系统成功打破传统AI视频生成10秒左右的时长桎梏,支持“

在dnf中,迷你漫游枪手是备受玩家喜爱的宠物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属性特点,对于玩家的战斗表现有着一定的影响。迷你漫游枪手的基本属性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是力量属性,它能为角色提供可观的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在北京拉开帷幕,这场汇聚全球消防救援产业核心力量的盛会,以“科技赋能实战,助力产业发展,服务消防救援”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消防领域的前沿产品与尖端技术,成为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