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聚变研发新突破:燃烧实验阶段迈向2050年商用发电
2025成都世界聚变能源集团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上,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引发全球瞩目。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助理钟武律向媒体表示,中国核聚变技术已跨越关键节点,正式启动燃烧实验阶段,朝着可控核聚变发电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钟武律详细阐释了核聚变商业化的六个发展阶段:原理探索、规模实验、燃烧实验、实验堆、示范堆直至商用堆。目前中国已完成前三阶段技术储备,新一代“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已具备燃烧等离子体运行能力,标志着我国在高温等离子体约束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装置运用磁约束技术,成功将氘氚等离子体加热至1亿摄氏度以上,复现了太阳核心的聚变反应环境。
在会议展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向国际专家展示了中国聚变技术发展蓝图。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黄梅介绍,按照“实验堆—示范堆—商业堆”的递进策略,我国预计在2027年左右实施燃烧等离子体实验,后续将启动先导堆建设。若技术路线验证顺利,有望在本世纪中叶建成首座商用核聚变电站,这一规划与欧美主要核聚变研究国家保持同步。
核聚变发电仍面临多重技术壁垒。首先需要创造并维持极端反应环境:等离子体温度需达到太阳核心温度的6-7倍,同时必须采用非接触式约束技术避免高温物质损毁装置。虽然当前主流的托卡马克装置能短暂实现聚变条件,但提升能量增益、优化等离子体稳定性、延长持续燃烧时间等仍是待突破的难点。国际多个大型托卡马克实验数据表明,目前的能量输出与输入比值尚未达到商业应用标准。
材料与工程技术同样存在挑战。聚变反应产生的高能中子会辐射损伤结构材料,导致性能衰减。尽管全球已采用特种低活化钢和钨合金作为防护材料,其抗辐射性能仍需提升。超导磁体系统面临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难题,低温冷却系统的可靠性也直接影响装置运行效率。氚燃料循环涉及中子增殖、氚提取纯化等环节,每个流程都需要突破关键技术。
黄梅指出,当前核聚变研发仍存在多个待解课题,包括材料辐照损伤机理、燃烧等离子体物理特性、氚自持循环系统等。中国科研团队已启动专项攻关:在“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开展燃烧等离子体实验,在研发基地建设材料、加热、诊断等专业实验室。通过多学科协同创新,科研人员正在逐步突破技术瓶颈。
这位资深专家动情表示,最期盼见证核聚变能点亮首盏电灯的历史时刻。“当聚变产生的清洁电力真正并入电网,将是改写人类能源格局的里程碑。”她透露,核西物院正通过国际合作加速技术升级,力争让商用核聚变发电的梦想早日成真。
热门专题


热门推荐

10月14日消息,全球存储芯片现在迎来了7年来最好的日子,三星作为内存、闪存一哥,直接受益于这一波大涨价,Q3运营利润远超预期。三星今天公布了Q3季度的初步报告,运营利润将达到12 1万亿韩元,约合

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于近日完成了星舰第十一次综合飞行测试,此次测试标志着第二代星舰研发工作进入尾声。测试中,超重型助推器与飞船均按预定程序完成关键动作,为第三代星舰技术验证积累了重要数据。本次

库克又来中国了。10月的上海,一场潮玩盛宴迎来特殊客人。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中国行首站,便踏入THE MONSTERS(精灵天团)十周年巡展的奇幻空间。在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与设计师龙家升陪

Meta 又一次在 AI 推理上“开了挂”。 一份新论文显示,Meta 的研究团队找到一种让大模型“用更少思维,想得更清楚”的办法。 这篇论文名为《Metacognitive Reuse: Tu

在光遇有友节第二周的任务中,任务2可让不少玩家犯了难。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顺利通过这个任务。任务要求解读此任务要求我们与一位好友在圆梦村温泉旁完成特定互动。关键在于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