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辞职:娃哈哈管理层变动引发关注
娃哈哈权力争夺战迎来关键转折点:
2025年10月10日晚间消息显示,宗馥莉已在国庆假期前正式卸任娃哈哈集团法人代表、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务,相关股东会及董事会程序已完成。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却让她经营成这样,恐怕娃哈哈这块金字招牌要毁在她手里了。"宗庆后胞弟、娃哈哈创业元老宗泽后对侄女的离职做出上述评价。
与去年7月那次"以退为进"的辞职不同,在过去一年多执掌娃哈哈的日子里,尽管家族内部反对声不断,但凭借一系列集权改革措施,宗馥莉对企业的实际掌控力却在持续增强。
正因如此,这次辞职不再被解读为权力博弈的手段,更像是新风暴来临前的明智抽身。
知情人士透露,宗馥莉决心专注经营自有品牌"娃小宗"是其辞职主因。
事实上,她早已陆续将娃哈哈的部分员工、生产线及销售渠道等资源转移到完全由其掌控的宏胜集团。
此外,自今年2月起,宏胜集团已完成"娃小宗"商标注册、新品发布及生产线建设等一系列动作。
从父亲去世、接班掌权到家族内斗、商业布局,宗馥莉的商业棋局从未停歇。随着辞职获批,这个昔日饮料帝国的商战悬念被推向顶峰——
宗馥莉自立门户能成功吗?失去宗馥莉的娃哈哈将何去何从?
1、娃哈哈的品牌归属悬念
相较于尚在筹备阶段的"娃小宗",眼下最受冲击的无疑是刚刚复苏的娃哈哈主业。
受益于宗庆后逝世引发的怀旧消费热潮,2024年娃哈哈营收暴涨36.7%。然而管理层突变动荡,让这个刚见起色的企业再次陷入危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宗馥莉离职带来的影响都将是深远而复杂的:
经营层面,今年5月启动的组织架构、生产模式等系列改革可能夭折,前期投入的资源也将打水漂;
管理层面,权力真空已持续半月。值得注意的是,宗馥莉的两位得力干将——原宏胜集团总裁办主任叶雅琼和集团财务总监洪婵婵仍留任董事会,这意味着人事震荡或将持续;
股权层面,虽然辞去管理职务,但宗馥莉仍持有29.4%股份,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46%)与职工持股会(24.6%)的原有架构未变,宗馥莉仍可通过股东身份影响公司决策;
品牌层面,同根同源的娃哈哈与"娃小宗"很可能重蹈王老吉、加多宝的品牌争夺战。
对娃哈哈而言,当务之急是确定新掌门并厘清企业资产归属。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杭州国资委多数时候保持沉默,但其在关键时刻的态度已显露无遗。年初宗馥莉试图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移至宏胜系时,就遭到国资委紧急叫停。
显然,无论是宗家其他成员还是主要股东,都不会轻易放任宗馥莉利用娃哈哈资源另起炉灶。未来围绕娃哈哈的纠纷恐怕只会更多。
2、自立门户的挑战
对宗馥莉而言,在复杂的家族关系、多方利益纠葛和个人发展诉求之间,当下选择或许是最佳出路。"娃小宗"将成为检验其商业能力的真正试金石。
在这场"为自己而战"的商业博弈中,她手握几张关键牌:
一是宏胜系完备的供应链体系:20个生产基地、40余家分公司和超100条生产线,年产能达4.8亿箱;
二是部分娃哈哈渠道资源:通过旗下投资公司控制着天津、吉安等多地子公司;
三是多年积累的行业认知:2016年曾运作KELLYONE品牌,虽然失败但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是核心管理团队:包括叶雅琼、洪婵婵等追随多年的得力干将。
但这些优势能否转化为胜势还存在诸多变数:
供应链虽强,但需匹配爆款产品;渠道资源面临原有经销商抵触风险;管理团队缺乏打造新品牌的成功经验。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前期主要精力都用在处理内部问题,"娃小宗"更像是备选方案,在产品定位、营销策略等方面都缺乏系统规划。
3、商业竞争的残酷启示
宗馥莉曾说,坚守自我是她的定海神针。离开娃哈哈或许是新起点,但并不意味能摆脱家族纷争。
这场持续经年的商战给我们两点重要启示:
其一,商业竞争不相信"大女主"剧本。宗馥莉的改革本质是对传统"人治"模式的颠覆,这种高强度重组需要时间沉淀,而各方压力恰恰剥夺了这个缓冲期。
其二,品牌价值是企业最珍贵的无形资产。在这场内斗中,受损最严重的正是娃哈哈数十年积累的品牌信誉。
接班的这一年半,宗馥莉给自己的打分是"不满意"。从继承人到掌舵者,她试图重塑娃哈哈,却被现实上了一课。
或许,卸下娃哈哈的重担,才是她真正追逐自我的开始。
热门专题


热门推荐

二次元俯视角共斗ARPG手游《辉烬》将于2025年10月15日公测上线!阿塔兰大陆期待您的到来!★公测信息★登录平台:安卓、iOS公测时间:2025年10月15日预下载:2025年

武器方面- 反物质步枪:这把武器伤害极高,能对各种强大敌人造成致命打击。其强大的火力可以瞬间穿透敌人的防御,无论是面对机械生物还是bt等难缠对手,都能使其遭受重创。在远距离战斗中,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已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伙伴。其中,防护服机器人凭借其独特功能,在危险环境和极端条件下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人类安全保驾护航。正因如此,对这类机器人防护

当本地生活与到店消费赛道迎来新一轮竞争浪潮时,互联网巨头的入局方式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从地图工具到内容社区,从算法推荐到信用体系,这场围绕消费者决策权的争夺战,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生态格局。作为

中国电信于2025年10月13日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eSIM手机业务在国内31个省市正式上市销售。用户可前往中国电信营业厅门店办理开通eSIM手机业务,也可通过中国电信APP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