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文章内容页

朱啸虎谈AI创业:深耕中国市场,发展全球业务的正确路径

时间:2025-09-21    作者:游乐小编    

在AI创客盛典的主会场,硅星人创始人骆轶航与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谈。这场对话从DeepSeek和Manus的发展破题,逐步深入探讨了AI应用的护城河、创业风险规避策略,以及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中的角色定位。 骆轶航首先抛出犀利问题:DeepSeek能否担起中国AI基础设施的重任?朱啸虎分析道,DeepSeek的最大贡献在于推动开源生态繁荣。数据显示,中国开源模型在Hugging Face平台的下载量已超越美国同行,这印证了开源模式的强大生命力。虽然美国闭源模型暂时领先,但他预计未来6-12个月内,中国的开源模型就能与之并驾齐驱。更引人注目的是,硅谷约八成的AI项目可能正在使用中国的开源模型,这种技术外溢已成定局。 谈到Manus的成功秘诀,朱啸虎着重分析了其市场开拓能力。他认为中国创业者的技术水平完全不逊色于美国同行,但在市场拓展方面存在明显短板。Manus通过闪电战般的市场占领策略,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他特别强调,AI领域的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速度与用户黏性的较量:既要快速抢占市场高地,又要通过卓越体验留住用户。在成本控制方面,他透露中国投资人更关注Token消耗量这个"AI纯度"指标,而美国投资者则更看重ARR(年度经常性收入)。 针对AI编程赛道,朱啸虎持审慎态度。在他看来,这个领域已被科技巨头牢牢把控,创业公司难有突围机会。以Cursor为例,其从订阅制转向流量收费的商业策略调整,暴露出盈利模式不稳的硬伤。他算了一笔经济账:当AI编程成本逼近人力成本时,企业主更倾向于雇佣真实程序员。这种行业特性决定了AI编程工具很可能会沦为巨头的战略牺牲品。 机器人赛道成为讨论的另一热点。朱啸虎分享道,金沙江今年重点布局了多个实用型机器人项目,包括船舶清洁机器人和智能按摩机器人。这些产品虽然设计朴实,却能创造真金白银的商业价值。以按摩机器人为例,不仅能提供标准服务,还能通过智能话术推销会员卡,其转化效率甚至超过人类技师。他提醒创业者警惕"半替代"陷阱——如果机器人只能完成部分人工工作,投资回报率将难以测算。 就AI硬件领域,朱啸虎提出"减法致胜"策略。通过Plaud智能会议记录仪的案例,他指出聚焦细分场景、善用成熟技术反而更容易实现商业突破。对于Fuzozo等AI玩具产品,他认为AI技术更多是营销噱头,真正的价值在于"养成系"玩法带来的情感连接。谈到近期火热的AI眼镜,他直言现有技术尚未成熟,建议中国创业者优先确保量产能力。 关于全球化布局,朱啸虎认为中国消费级应用在美国市场具备碾压优势。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估值超百亿美金的C端应用大多出自中国团队之手,这直接导致美国风投逐渐退出消费领域。但在企业服务市场,他强调SLG(销售驱动增长)模式是必经之路,中国企业必须建立本土化销售网络才能突破5000万美金的收入瓶颈。针对不同实力的出海团队,他给出差异化建议:顶尖团队可以主攻美国市场,次优选择日本,中等团队则适合从东南亚起步。 面对估值泡沫的质疑,朱啸虎直言不讳地指出高估值可能压缩试错空间。参照移动互联网时代经验,过高估值会增加后续融资难度。对于某些团队试图伪装成美国公司获取融资的做法,他认为是舍本逐末,建议创业者聚焦产品本身。他透露目前市场存在流动性困局——大量资金被锁定在未上市科技公司中,若字节跳动、小红书等独角兽完成IPO,将为创投市场释放可观流动性。 最后,朱啸虎为AI创业者提出三点忠告:首先要避开巨头的核心战区;其次要重视早期用户行为指标(如DAU、留存率)而非短期收入;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AI时代的迭代速度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倍,必须用更快节奏开拓新蓝海。他特别预警,当前AI工具类项目的退出难度将远超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热门推荐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首页  返回顶部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发邮件youleyoucom@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