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 文章内容页

中科大研究:AI高耗能亟待核聚变破局 孙玄团队提解方

时间:2025-09-20    作者:游乐小编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支撑,而核聚变可能是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在2025外滩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星聚科技的创始人孙玄这一论断赢得全场热烈反响。他描绘了一幅震撼的画面:当AI进化成为"地球智慧中枢",其能源消耗比例将从当前的1.5%急剧攀升至20%以上,这种需求将推动人类突破现有技术的极限。

核聚变技术正处于历史性突破的前夜。孙玄展示的对比数据令人惊叹:一克核聚变燃料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八吨石油的燃烧值。这项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一旦实现商业应用,将改写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他特别指出:"这不仅仅是一次能源革命,更是人类从依赖地球资源转向利用宇宙能源的重要跨越。"

全球科技领军企业已经迅速行动。自2020年开始,从硅谷巨头到AI先锋都在核聚变领域布局,资金投入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国际聚变产业联盟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全球商业核聚变公司的总融资额已达到71亿美元,近九成企业计划在2040年前实现电网并网。在这场"终极能源"的竞争中,中国科研军团在多条技术路线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

但征服"人造太阳"的征程充满挑战。孙玄用"驯服狂暴的闪电"来形容约束上亿度高温等离子体的困难:"就像徒手控制翻滚的熔岩,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目前主流的激光惯性约束与磁约束方案都面临严峻的工程实现难题,其中由多国参与的ITER项目预算已超200亿欧元,项目进度屡次调整。

跨越式发展或许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创新。科学家们提出的"磁惯性约束"混合方案有望大幅降低建设成本。更令人惊喜的是,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解决物理难题的新型工具。孙玄大胆设想:"是否可以研发像围棋AI那样的自主系统?它仅基于物理定律就能设计出全新的约束构型。"这个构想若成为现实,或将彻底革新聚变研究的范式。

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在这条创新赛道上加速前进。据孙玄透露,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取得阶段性突破,新型装置在等离子体约束时长、能量增益等关键指标上持续刷新纪录。这一切源于人工智能与核物理的深度融合——深度学习算法优化磁场形态,智能系统加速新型材料研发。

谈及技术突破的时间节点,孙玄既务实又充满信心:"就像十年前谁都无法预料AI会有今日成就,聚变技术的突破也许就藏在下一次实验中。"他特别强调,中国在超导技术、强激光系统等领域的优势,为探索混合约束路径提供了独特条件,"当计算智能遇见可控核聚变,或将开启人类文明的全新篇章。"

热门推荐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首页  返回顶部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发邮件youleyoucom@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