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6 作者:游乐小编
全球矿工生存模式切换:一场围剿与反围剿的博弈
上个月,一则来自南非矿井的爆炸新闻,让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当地为了清理非法矿工,采取了断水断粮的强硬手段,迫使数千人从矿井深处爬出投降。与此同时,一些矿场主们正忙着将设备拆解装车,连夜转移。
南非政府的清剿行动,以及随后从矿井中抬出的遗体,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矿业分析师评论说,这种做法就像“用火焰喷射器灭蟑螂,蟑螂死了,房子也没了”。但事情并没有结束,矿井周边突然冒出了许多挂着“太阳能电站”招牌的厂房——那些被驱逐的矿工,正在将挖掘设备改造成挖矿机,利用太阳能规避电网监控。
这种“技术游击战”也在其他地方上演。一些矿场主把矿机伪装成其他设备,分散在各处,通过卫星传输数据。这种分布式挖矿模式虽然会降低一部分算力,但可以有效规避监管风险。
随着挖矿难度的增加,矿工们也在不断升级自己的装备。新一代的矿机能效比更高,但价格也十分昂贵。一些矿工开始尝试“矿机嫁接术”,将老款矿机的主板与新款矿机的散热系统结合,从而降低功耗。这就像给老旧的设备升级零部件,使其能够继续运行。
更有甚者,一些矿场将矿机产生的余热导入种植大棚,节省了大量的供暖费用。这些“草莓矿工”的挖矿成本更低,还能在收获季节获得额外的收入。这种模式正在逐渐推广开来。
一些矿工将矿机抵押给中介,获得贷款购买新设备;还有矿工将一部分算力出租给机构,换取免费用电的协议。这种算力金融化现象,催生了新型的平台——矿工将未来一段时间的挖矿收益作为质押,智能合约自动结算利息。
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将矿场建在废弃设施中的情况,利用其防护能力来规避风险。这些项目逐渐成为了市场上不为人知的力量。
这场博弈,最终将重塑整个行业的底层逻辑。
2025-09-06 10:36
web3.02025-09-06 10:31
web3.02025-09-06 10:21
web3.02025-09-06 10:16
web3.02025-09-06 10:11
web3.02025-09-06 10:06
web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