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文章内容页

国产AI上车了:豆包千问DeepSeek先跨界车载系统

时间:2025-09-02    作者:游乐小编    

车用AI领域再度传出重磅合作消息,特斯拉、字节跳动和深度求索(DeepSeek)三方联手引发行业关注。特斯拉中国最新发布的《特斯拉车机语音助手使用条款》显示,全新Model Y L车型将集成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模型,两大AI系统均通过火山引擎接入。其中豆包大模型负责处理导航设置、媒体控制、温度调节等实用功能,还能查阅车主手册;DeepSeek则专注提供智能语音交互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斯拉美国车型采用马斯克旗下xAI公司的Grok模型,但其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与苹果类似的AI落地困境。彭博社数据显示,过去7个月特斯拉上海工厂有6个月出现交付量下滑,7月同比降幅达8.4%。此次引入豆包和DeepSeek,被视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应急举措,意在补齐车机AI能力的短板。

车企与科技公司深度联姻

2025年伊始,特斯拉牵手火山引擎并非行业孤例。比亚迪、宝马等主流车企纷纷与阿里、字节等科技巨头展开智能座舱合作。某车企座舱产品经理表示:"传统语音交互基于填槽技术实现,AI赋能的智能座舱能带来更丰富的交互体验。"

根据MRA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27年,AI驾驶舱功能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这一趋势正推动更多车企寻求与AI云服务商的合作。

技术演进的三个阶段

比亚迪的合作路径颇具代表性:2月与DeepSeek集成整车智能"璇玑架构";6月转而联合阿里云开发Mobile-Agent智能体,实现视觉操作阿里生态App。这反映出车企从基础AI能力建设向智能体应用的策略转变。

奔驰与火山引擎、宝马与通义Qwen的合作显示,豪华品牌也在积极推进AI座舱升级。传统车企如广汽、本田则选择商汤的绝影方案,上汽大众则基于百度文心一言打造了"知大"语言模型APP。

有意思的是,尽管座舱AI投入仅为自动驾驶预算的1/3,但其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智能大屏的使用体验决定用户第一印象,"专家指出,"打磨座舱功能是性价比极高的投入。"

新势力领跑AI座舱赛道

造车新势力在AI布局上更为激进:理想自研MindGPT赋能"理想同学";蔚来开发NomiGPT;小鹏则构建全域大语言模型驱动的"AI小P"。华为和小米同样发力,分别基于盘古大模型和MiLM系列打造智能座舱。

"新势力卖的不只是车,更是智能终端。"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其核心用户群体20-30岁的年轻人对智能化需求强烈。麦肯锡报告显示,54%中国消费者因"智能化程度高"选择新能源车,该因素已跃居购车考量第二位。

技术瓶颈与未来展望

实时性是智能座舱面临的主要挑战。受限于当前车载芯片性能(如高通8295仅支持20亿参数模型),许多复杂场景难以实现本地部署。为此,小鹏、蔚来等已启动自研AI芯片计划。

未来,智能座舱将向多端生态演进。阿里与比亚迪的合作已实现"一句话完成跨应用操作"。专家预测,随着数据积累,智能座舱可能成为塑造用户忠诚度的关键因素,就像"记录孩子成长点滴的数字伙伴"。

(注:文中专业观点均来自车企从业人员)

热门推荐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首页  返回顶部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发邮件youleyoucom@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