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9 作者:游乐小编
8月28日消息,SpaceX长期以来一直将星舰(Starship)定位为一款能够完全、快速重复使用的火箭系统。其最初的设计目标,是未来能够向火星运送大量物资,推动人类实现“多行星生存”的宏大愿景。而要实现规模化重复使用,航天器必须具备足够的容错能力——即使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不至于导致整个任务失败。
当地时间周二晚间,SpaceX进行了星舰的第十次试飞,这次飞行突显了公司对“容错性”的高度重视。试飞结束后,SpaceX在官方更新中表示,此次任务旨在“挑战星舰的性能极限”。掌握这些极限数据对SpaceX至关重要,因为未来的星舰不仅要执行星链卫星发射和商业载荷运输,最终还将用于载人航天任务。
在这次试飞中,SpaceX团队主动设置了多项故障场景,重点检验了三项核心技术:热防护系统(即隔热罩)的可靠性、推进系统的冗余设计,以及猛禽发动机的在轨重启能力。
热防护系统是目前SpaceX面临的最大工程挑战之一。正如埃隆・马斯克2024年5月在X平台所说,“可重复使用的轨道返回隔热罩”是实现火箭完全复用的“最后一道关键难题”。
星舰的上部舱段覆盖着数千块六边形陶瓷与金属隔热瓦,它们共同构成了热防护的主体。第十次试飞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测试星舰在重返大气层时承受高温的能力,以及部分隔热瓦缺失情况下的生存性。工程师特意移除了部分区域的隔热瓦,并试验了一种新型主动冷却瓦,以获取实际飞行数据用于后续优化。
回顾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热防护系统的脆弱性早已引起行业警醒。当时一块脱落的泡沫材料击中了机翼隔热层,导致航天飞机在返回时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丧生。
22年后的今天,SpaceX正在极端条件下验证星舰的热防护性能。如果试飞数据表明舱体温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这将为实现“上部舱段垂直着陆、经翻新后重复使用”的最终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推进系统的冗余能力也在本次任务中得到了检验。超重型助推器在着陆点火阶段模拟了“单发发动机失效”的情景:工程师主动关闭了三台中央猛禽发动机中的一台,并成功启用备用发动机完成替代。这是一次成功的故障演练。
此外,SpaceX还宣布实现了猛禽发动机的第二次在轨重启,这对于深空探测、在轨推进剂转移以及部分载荷部署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也高度依赖SpaceX在这两方面的技术进展:一是能耐受再入高温的热防护系统,二是可在太空中可靠重启的星舰发动机——这两点是确保宇航员安全登月的关键。目前,NASA已向SpaceX拨款超过40亿美元,用于开发月球版星舰,按计划首次载人登月任务将于2027年年中执行。
NASA会根据任务性质调整风险承受范围:无人任务允许较高风险,而载人任务则要求极高的安全性。在宇航员乘坐新型火箭之前,NASA会设定明确的安全指标,这些必须通过实际测试和飞行数据来验证。尽管星舰体积庞大,但安全标准并不会降低——当然,更大的箭体也意味着可能出现更多类型的故障模式。
总体来看,本次试飞中的多项实验表明,SpaceX正在围绕这些安全要求展开系统验证。接下来,公司将对星舰进行重大升级,推出“Block 3”版本,包括推力更强的猛禽发动机、改进的襟翼系统,以及航电、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全面优化。
第十次试飞之后的关键任务,是将飞行数据转化为硬件改进方案——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星舰的常态化运营,最终迈向马斯克所提出的目标:“24小时内完成24次星舰发射”。
2021-11-05 11:52
手游攻略2021-11-19 18:38
手游攻略2021-10-31 23:18
手游攻略2022-06-03 14:46
游戏资讯2025-06-28 12:37
单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