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文章内容页

TCL中环业绩增长放缓,股价回调是否见底?

时间:2025-08-28    作者:游乐小编    

01

上周五晚,光伏行业五家上市龙头企业——通威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集中披露2025年上半年财报。五家企业全部陷入亏损,合计净亏损达173亿元。

对于这样的业绩,也在意料之中。

但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净利润亏损扩大的TCL中环。

梳理数据可以发现,上述五家企业中,除了隆基绿能实现同比减亏,其余四家企业均呈同比增亏或同比盈转亏的态势。这其中TCL中环的亏损额仅次于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其上半年净亏损达42.42亿元,同比亏损扩大38.48%。

不过,分季度看的话,通威二季度虽然归母净利润依然亏损,但相比一季度环比亏损幅度收窄。而TCL中环二季度归母净利的环比亏损却在加深(其一季度亏损19.06亿元)。

当然,天合光能第二季度环比亏损幅度也有所扩大,但TCL中环上半年营业收入大约只有不到天合的一半,亏损却多了约1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下行周期开始的2024年初,作为硅片领域,长期与隆基绿能掰腕子的最大的竞争对手,TCL中环曾经的功勋人物、前CEO沈浩平在当时完全误判了底部的位置。

在其带领下,TCL中环选择满负荷生产、控制价格,意图通过高开工、低价格的产销策略抢占市场份额,逼迫其他竞争对手退出。只是未料价格一路走低、深不见底。由此,TCL中环累积了大量硅片库存,2024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11.1亿元。

为此,去年8月初,沈浩平辞任首席执行官,震动业界。

而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不堪重负的TCL中环终于开始改变经营策略,市占率的“泡沫”也被大幅挤压:2024年四季度其硅片市占率从上半年的23.5%下降至18.9%。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行业协会于2024年Q4发起的自律行为,即“限价、控产”。最终,TCL中环虽然也支持了这一自律行为,但先前的高开工率策略还是让该公司以98亿的巨额亏损登顶2024年光伏企业“亏损王”。

不过,在步入2025年后,该公司虽然仍在持续亏损,但其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环比曾改善47.9%,经营效果环比有所优化。

彼时,TCL中环曾表示,面对公司目前“困局”,“2025年一季度,公司已实现经营业绩环比改善,有信心在2025年度实现经营业绩改善。”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TCL中环好转的势头似乎有终止的可能。

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毛利率的进一步下降。

根据测算,TCL中环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为-8.07%,较第一季度进一步下降了1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TCL中环的硅片业务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毛利率为-23.74%,且同比减少了14.50%。与之相反的是,其组件毛利率要好于硅片业务,但也为负毛利率,且高达-6.20%,同比减少了6.89%。现金流上,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好转的情况下,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了60.53%。

除了毛利率下降外,该公司的费用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并未出现同步下降,反而还有所增加。其中,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增幅均达到了39%,管理费用则增长19.97%。

02

TCL中环的麻烦还不止如此。

半年报显示,该公司期末应收账款60.72亿元,较期初增长26.83%,增速远超营收降幅,其中3年以上账款占比11.34%,坏账风险攀升。存货虽规模稳定在63.17亿元,但因市场价格波动计提跌价准备20.22亿元,资产减值损失达15.9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6.54%,短期偿债压力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308.4%至5.23亿元,主要得益于存货与款项管理优化,为经营提供一定缓冲。

此外,就在其他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均出现了减少之际,该公司则仍有所增加,背后可能与其投资的控股子公司Maxeon有关。需要关注的是,该公司在中报中曾提及,Maxeon输美组件被海关退回。

不过,对于为何退回,该公司在中报中并未过多交代,仅表示,Maxeon输美组件被海关退回事件对其业务、供应链及财务稳健带来重大影响,公司经营上短期内仍面临较大压力,需要花一定时间重新构建输美供应链,其未来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事实上,面对当前光伏行业的漫漫寒冬,企业资产负债表稳健程度越来越成为决定未来的重要锚点。

对此,此前高盛就曾发布报告称,光伏行业的主导逻辑将从“规模优先”彻底转向“现金流安全与技术壁垒并重”的新范式。其中,该机构认为,TCL中环等企业将因财务负担重或缺乏核心技术突破,面临更大被动去产能和估值压缩压力。

不过,也不是全是坏消息。

2025年上半年,TCL中环光伏组件出货规模环比均有所提升,单瓦亏损环比收窄,组件收入也同比增长了39.22%。

不过,TCL中环在电池、组件技术与其他厂商的最新技术存在一定的代差。这其中,TCL中环虽在今年推出BC组件最高效率25.2%,但相比隆基已量产的HPBC2.0组件效率最高突破26.6%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隆基通过“三防”功能(防起火、防遮挡、防积灰)迅速占领分布式市场,上半年出货约4GW,而TCL的BC组件尚未形成规模化订单。

事实上,TCL中环从硅片拓展到组件,主要是为了给硅片找销路。

当下,光伏头部企业一体化趋势明显,隆基、晶澳、晶科、天合都是一体化组件企业,而通威也在进军组件环节,来掌握终端的销量。

在盈利周期下行时,一体化组件企业通常会将硅片自供比例提升,大幅减少对外部硅片采购的依赖,这会给TCL中环的硅片出货带来压力。此外,经历了这一轮周期的洗牌,组件的市场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向头部厂商集中。

没有规模优势,技术还有差距,TCL中环想通过组件翻盘并不容易,更何况该业务还处于亏损之中。

亏损扩大、硅片市占率下滑、组件尚在路上,2025年TCL中环,还得继续熬下去。

热门推荐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首页  返回顶部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发邮件youleyoucom@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