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8 作者:游乐小编
无论是技术路线、商业模式还是用户人群,AI玩具行业都存在显著非共识,给到了不同公司更广阔的创新空间。
麻 将一年前,AI玩具还被怀疑是概念炒作,需要量产数据去证明这个需求真实存在。经过一年发展,这个市场快速膨胀变大,出现了更多样的产品路径、更大额度的融资和更多愿意为之买单的消费者。
「一年前产品刚推出的时候,我们特别忐忑。」跃然创新CEO李勇告诉我们,当时没有成熟的案例作为参照,不知道能不能卖好,团队只是凭直觉认为,将大模型对话能力和毛绒玩具结合起来,会有化学反应。
第一代产品BubblePal由此诞生,并在上线后连续两个月销量攀升。今年春节后,DeepSeek的上线,完成了AI面向大众用户的普及,进一步刺激了BubblePal的月销量增长,让其达到了此前数月的两三倍。
李勇开始坚定地相信:「未来的AGI时代,所有的玩具应该具备AI能力。」《AI玩具行业消费趋势白皮书》认为,全球Al玩具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破千亿量级,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50%以上,其中中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更是超70%。
更多玩家开始和跃然创新出现在同一个赛道上,创业者、华强北的商家、IP方,甚至还有游戏公司、互联网公司。
其中,萌友智能的Ropet在CES2025上走红,向人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虽然不会说话,但Ropet定义为AI宠物,可以像小猫小狗一样与人互动,卖萌撒娇,并依赖AI能力和数据积累获得了更真实的成长性。获得顺为资本投资的贝陪科技在今年4月底推出了AI教育陪伴玩具可豆陪陪,不仅要陪孩子聊天,还想成为伴随孩子成长的AI伙伴。
这些产品都可以被称作AI玩具,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陪伴类AI硬件,有一个共用的基础设定——都追求利用AI技术让玩具、宠物、机器人更像一个生命体,能够与人进行更加自然的互动。差异之处在于,每个团队都会去寻找不同的发展路径,瞄准不同的场景、人群,去满足差异化的需求,形成不同的商业模式。
这些差异化的探索,也让这个赛道的潜力不再仅局限于AI对传统玩具的交互体验升级,还囊括了由此实现的功能价值或情绪价值的延伸与满足,由玩具切入到了不同垂直领域中。
这样的AI玩具,像是对机器人时代的一场预演,用一款入门级产品帮人们练习着如何在现实中与AI共处。
作为国内最早探索AI玩具赛道的公司之一,跃然创新在2024年7月推出了其第一代产品BubblePal,定价399元。这款泡泡状外置AI挂件,基于AIGC技术的加持,复活了孩子们床头的玩偶朋友,让它们拥有「开口说话」的能力,由此也开辟了AI玩具这一全新品类。
目前,BubblePal已积累售出超过20万台,帮助跃然创新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8月25日,跃然创新宣布完成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华山资本、愉悦资本领投,招银国际、Brizan Ventures共同参投的新一轮2亿元融资。
「我觉得这一年技术更成熟了,客观上行业也火起来了,有更多玩家进入,我们也被资本关注到,有了充足的现金流,可以去做我们原来想做的一些事情了。」李勇表示。
宣布融资的同时,跃然创新正式推出了第二代产品AI 玩具产品CocoMate系列。首款产品为奥特曼联名的AI毛绒玩具,定价799元,AI硬件核心被嵌入其中,支持拆卸。未来几个月,跃然创新计划陆续发布十几款产品,以更快的速度完善自己的产品矩阵。
Haivivi的第二代AI玩具产品——CocoMate 系列,奥特曼联名产品
过去一年,贝陪科技、萌友智能、珞博智能首款产品开售之后,也都获得了超出团队预期的销量增长。珞博科技的工作人员在7月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展位上告诉我们,他们的毛绒包挂AI玩具芙崽Fuzozo6月开售,定价399元,上线一分钟就卖出了1000台,最新一批3万台产品都已经售罄,「现在下单要等到8月多才能拿到了。」
贝陪科技推出的可豆陪陪目前有好奇熊和友爱兔两款,在产品毛绒玩偶的本体形态之上配备了「会眨眼可交互」的眼镜状护眼屏幕,以贴近儿童对温暖触感、具象化事物的天然偏好;并通过免按压对话设计,解决了低龄儿童哄睡时的交互痛点。
好奇熊和友爱兔定价同样为399元,在上线两周后便跻身天猫AI玩具TOP3。「这样的速度超出预期,而且我们的转化率是全类目最高的,说明产品形态得到了验证。」贝陪科技创始人黄缨宁表示。在此基础上,贝陪科技想要为新一代孩子打造一个能陪伴他们长大的、具有记忆和灵魂的新硬件。
以年轻女性用户为目标群体,Ropet的设计围绕「灵性互动」与「极致简化」展开,整体呈现圆滚滚的毛绒造型,配备的摄像头、可旋转底座,以及一双屏幕大眼,不具备对话功能,通过拟声词和屏幕眼睛中的emoji提供「弱陪伴」和情绪价值,剥离了传统科技产品的功能化标签。
目前,Ropet主要针对欧美日韩市场销售,定价299美元,今年预计能交付3-4万台产品,并计划明年在内地正式发售。其在海外众筹平台Kickstarter发起的众筹中,有70%的参与者是首次使用该平台的女性用户——这与平台服务男性极客的属性形成鲜明反差,印证了Ropet在女性AI玩具市场和情感陪伴赛道的精准定位。
从人群来看,AI玩具的市场不仅局限于一二线城市,在下线市场也展现出了一定的需求潜力。贝陪科技的销售数据显示,其县域订单占比持续攀升,一些来自下线城市的家长将这类产品视为弥补亲子陪伴缺失的重要工具。黄缨宁认为:「这个赛道足够宽、足够长坡厚雪,足够我们用很长的时间去奋斗。」
AI玩具的市场需求被更多产品验证,带动了资本市场对于AI玩具赛道的投入信心。跃然创新之外,贝陪科技一年内完成3轮融资,累计金额近千万美元。珞博智能也在此前宣布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粗略统计,近一年来,国内AI玩具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已达二十余起。
相比于上一代AI,大模型有了长期记忆和内容生成能力。这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开发智能工具,而是试图创造具有生命感、有实体的硅基伙伴。具身智能是一个对硅基伙伴的终极追求,AI玩具则是能够更快进场的硅基伙伴。让自己具备构建鲜活硅基生命体的能力,是AI玩具赛道的入场券。
贝陪科技、萌友智能和跃然创新一致认为,在这个赛道中,技术只能在短周期内形成壁垒,且纯工具型的产品会更容易陷入到行业内卷中。打造鲜活的硅基生命体,是对技术能力、场景洞察、人群定位的综合考验,一旦实现,能够与用户形成更紧密的绑定关系,建立起稳固的品牌心智。
黄缨宁表示,自己心中一直有一个做ToC应用的种子。技术变革之下,她意识到可能会出现新一代的ToC应用,不仅能够提供工具价值,还能带来更强的陪伴感。
可豆陪陪就是这种理念下产生的面向儿童的AI伙伴。好奇熊和友爱兔会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玩具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为孩子带来了不同性格的小伙伴,从不同性格维度对孩子施加影响。
可豆陪陪AI玩具友爱兔和好奇熊
黄缨宁还希望AI玩具与用户的交互能接近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如果我们有一个随身小秘书,他可能在我们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把我们要做的事情给做了。你最近正在减肥,他就不会给你订梅菜扣肉做午餐。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交互。」黄缨宁解释道。
这种思考下,可豆陪陪更核心的价值是幕后的软件系统和数据积累,借此与孩子共享一份独一无二的成长记忆,并以此为基础与孩子进行更主动的交流。
跃然创新今年想要回答的一个问题也是,大模型技术的提升之后,怎么能让AI玩具更具备生命感。CocoMate更像是被置入到毛绒玩具内部的大脑,未来跃然创新会对这个大脑持续迭代,直至具备一个生命体的四个核心特征——「自主性、社交性、价值对齐、有限性」。
李勇认为,目前大模型的深度思考能力基本能够满足AI玩具的独立思考需求,模型的持续进化和产品端数据的长期积累会让AI玩具接近具备一种自主学习状态。每一个AI玩具背后可能都会有一个独特的Agent,自主思考、自主执行。
在此基础上,玩具与玩具之间可以相互链接,实现数据的互通。在李勇的设想中,AI玩具与AI玩具之间是可以主动相互交流沟通的,跃然创新计划构建的「Haivivi和TA的朋友们」,让所有搭载其软件算法的IP玩具都能实现跨品牌社交,比如迪士尼角色与奥特曼也能「对话」。
这种设计让玩具成为人与人社交的中间人。甚至,AI玩具与用户会共同构成一个新的社交圈子,玩具与玩具、玩具与人可以随意沟通交流。这会让人想起科幻电影中展示出的人与机器人共存的社会。
然后是实现价值对齐。人与人之间若想维持长久的友谊,需要在相处中逐渐形成共识或让价值观趋于一致;AI也会在与用户的互动中不断磨合,找到彼此的契合点。这与可豆陪陪想要与用户共享独一无二的记忆是同一诉求的不同表达。
最终,就是要做到AI玩具有自己的记忆和灵魂,这样即便两个人都有奥特曼玩具,但三年之后,每个人的奥特曼都会不同。
萌友智能会从宠物与人的互动层面,将「价值对齐」解释为一种养成模式。「事实上,人们更喜欢与自己相近而不是互补的东西,所以Ropet会随着和用户的相处完成性格塑造。初期可能和小狗与人相处一样有个试探期,后续不断根据主人反馈调整行为。」真知创投合伙人、萌友智能联合创始人周玉黍表示。
萌友科技旗下产品Ropet
萌友智能的AI宠物之间可以共享统一「大脑」,用户通过一个账号即可实现数据互通,偏好设置不会丢失。
最后,AI玩具还需要体现有限性,这也是它区别于全知全能的通用型AI助手的核心差异。在李勇看来,「遗忘」是有限性的重要体现,智能体需要根据时间、提及频率和情感浓度等参数让AI玩具有选择性地储存记忆,「就像人类的主动遗忘和被动遗忘」。
Ropet同样强调产品的生物性特征,而其最大的有限性来自刻意摒弃了对话能力。其产品会基于还在发展中的多模态交互构建生命感:视觉上,通过摄像头实现环境感知;听觉上,麦克风捕捉用户声音并发出拟声语气;动作上,支持转头、眨眼等基础反馈;当用户主动触摸时,Ropet也会进行实时反应。
周玉黍认为,在硅基生物越来越聪明的可见未来中,人类会越发感到价值感缺失,因此Ropet的核心不是服务人,而是让人照顾机器宠物,在养成中获得情感满足。也是沿着这个逻辑,Ropet确定了自己想要服务的用户人群既不是儿童,也不是老年人,而是更有养宠意愿的年轻女性。
软件层面之外,AI玩具也会在硬件层面追求生命感的实现。其中很明显的一点是,很多AI玩具都选择了毛绒形态的外观,这种更显温度的材质会更有生物感,不仅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同样能触动成年人的内心,不少面向特定人群的产品更是在此基础上做了差异化设计。
比如以毛绒球为基础造型的Ropet,支持用户自行购买毛绒外壳更换,让产品形态更具个性化。同样瞄准Z世代女性的芙崽Fuzozo,也采用毛绒外观,可作为包挂随身携带,贴合当下流行趋势。
AI玩具行业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尚未收敛的发展路径。追求生命感是整个行业的底色,在这个底色上,不同公司基于对技术、用户与市场的理解差异,衍生出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思路。
目前,行业分化出AI宠物、AI玩具与AI机器人三个大方向。贝陪科技和跃然创新都属于AI玩具的大方向上,但二者的发展路径也有很大差异。萌友智能则处在AI宠物的大方向上,与前两者的思路相差更大。
从玩具出发,贝陪科技会更注重让AI在孩童成长中起到启蒙、引导功能,将儿童心理学积累进行产品化落地,通过提供更符合儿童心理学的交互体验,给他们一个不一样的童年。
可豆陪陪AI玩具实现了随时待机响应对话
可豆陪陪既是孩子的成长伙伴,又是家长深入了解、教育孩子的窗口。通过眼镜形态护眼屏交互和NFC启智卡的拓展,可豆陪陪能够给孩子提供丰富的交互功能。同时,基于长期的交互数据积累,可豆陪陪能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气质类型与兴趣爱好。
近期,贝陪科技还推出互动型故事功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一件事情更好的处理方式。可豆陪陪会通过AI大模型,生产一个治愈型故事,跟孩子来沟通。」黄缨宁介绍道。
面向家长的功能也会成为贝陪科技建立商业模式的基础。黄缨宁不认可通过包月会员的方式来作为硬件之外的收入。而是想要在卖出硬件的基础上,通过成长分析报告、个性化内容推荐等增值服务实现持续变现。
跃然创新更偏重儿童玩具和潮玩逻辑,将公司发展愿景定义为「AI时代的泡泡玛特」,通过构建多元IP矩阵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考验IP运营、渠道建设与潮流捕捉能力。目前在儿童市场,跃然创新已完成小猪佩奇、奥特曼、奶龙等知名IP的签约。
在商业化路径上,跃然创新也不想以会员付费模式为主,而是采用「软硬件平台化+IP差异化」的模式,通过普通款、限量款和联名合作的结合,将产品价格从初代的399元提升至599-1499元区间。这种IP加持下的产品溢价的策略,既保证了产品迭代的资金支持,也为后续可能面临的巨头竞争预留了价格调整空间。
李勇透露道,公司已签约了许多独立艺术家,将面向成年人市场进行自有IP的AI潮玩产品开发。由于成 人市场对于IP的喜好相对儿童更加分散,团队在设计年轻人的产品时会注重即使没有AI的概念,潮玩爱好者和毛绒受众也能为这个形象买单,确保每个IP具备独立的市场价值。
CocoMate 系列 AI 玩具之一「泡泡」
萌友智能则是行业内最先提出AI宠物概念的公司。周玉黍认为,AI玩具市场若局限于儿童群体和玩具品类会有发展瓶颈,未来可能也会面临与巨头的竞争,而向宠物形态演进则能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AI宠物的核心价值在于让用户通过照顾行为获得情感满足。这一设计理念源于团队对当代社会趋势的深刻洞察: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中国宠物数量已达1.4亿只,反映出人们对低负担情感连接的强烈需求。硅基宠物凭借可控的成本和稳定的陪伴特性,有机会成为新的情感寄托选择。
在商业模式上,Ropet精准定位桌面场景,兼具陪伴养成与桌面装饰功能。在萌友智能的设想中,未来旗下产品将会有针对不同场景的定制「身体」。例如桌面款需要眼睛、声音、动作来丰富表达;沙发环抱场景可能无需眼睛;包挂或手机挂件款则更侧重外观展示,供他人观赏。
Ropet的定价策略瞄准1000-2000元礼品市场空白,并通过换装、配件等增值服务持续激发用户消费。其核心目标人群锁定年轻女性群体,不仅具备消费能力,更有着强烈的情感陪伴需求。
相较而言,AI机器人则是技术层级最高的品类,核心特点是具备自主移动、运动控制能力与多模态交互能力,可实现复杂场景下的灵活行动与多维信息处理。
这类型产品的研发对公司的技术、融资、营销要求都更高,短期来看可能还不具备大规模出货的可能。周玉黍表示,「萌友智能目前已经有比较完整的AI机器人概念产品,但还需要依据场景和需求对产品功能不断细化,我觉得还需要2-3年去完善功能设计。毕竟我们是在创造和设计全新的硅基生命。」
现在的AI玩具行业,无论是技术路线、商业模式还是用户人群,都存在显著非共识,给到了不同公司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就像影石创始人刘靖康所说,如果身处一个评价标准收敛的行业,大家就只能比拼资源和效率,这是巨头最擅长的。但开放市场其实对创新公司非常有利。
正如产业互联网时代「所有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 的逻辑,AI浪潮也正为传统品类注入新体验,激活增量市场,玩具行业便是典型例证。
传统玩具供应链的成熟,为这场升级奠定了基础。从毛绒材质的触感优化到电子元件的精密组装,从迪士尼等顶级IP的代工经验到千万级量产的流程把控,传统玩具供应链已经具备支撑创新的能力。一些玩具产业带在转型内需市场时,也将AI玩具视为产业升级核心方向,例如东莞、澄海近期在「AI+玩具」领域都动作频频。
同时,传感器因扫地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爆发实现成本优化,大模型技术虽未完全成熟,但已能支撑基础的类人交互。AI的软硬件供应链由此具备了进行创新探索的条件。
AI玩具就是这两个趋势的交汇点。同样的,AI眼镜也是这样一个交汇点。
周玉黍认为,AI宠物还属于早期阶段,但会快速爆发。原因在于用户对AI宠物没有认知门槛,这很关键。「AI宠物买回去都不用看说明书,一开机就动起来了。」
Ropet支持更换个性化毛绒壳
但是,多数初创公司面临的共性挑战也出现在与供应链的磨合上。萌友智能在产能爬坡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些挑战。「虽然东西很简单,但真正能做好的企业不多。做摄像头的没有做过会运动和交互的摄像头,做玩具的没有做过会表达的电子屏,产业链还不是很成熟。」周玉黍表示。
同时,随着市场走向深耕,渠道拓展也会成为AI玩具企业的必修课。面向全球市场进行电商渠道的拓展之外,线下渠道的布局也是AI玩具企业的重点,甚至与其品牌力的建设直接相关。
Ropet 的线下布局不追求规模,而是选择国贸、凤凰汇、万象城等高端商圈,以小而精的场景化陈列触达成 人女性目标人群,强化「硅基宠物」的情感溢价。跃然创新则计划在Q4完成线下渠道闭环,一方面与名创优品等经销商合作覆盖大众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快闪店与自营店强化IP体验,同时更加贴合玩具行业线下销售占比高于线上的特性。
当下AI玩具的发展为这场进化指明了大方向,每个企业要做的是对场景、需求的更细致洞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路,以及围绕技术、产品、营销建立自己的完整能力。如果可能,最好能为AI玩具找到一个可以叠加、深耕的垂类领域。
随着AI玩具更深度地融入现实生活中,行业的终极形态或许会如《玩具总动员》所描绘的那样: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性格与记忆,它们之间能社交,与人能共情,成为家庭的一份子。
2021-11-05 11:52
手游攻略2021-11-19 18:38
手游攻略2021-10-31 23:18
手游攻略2022-06-03 14:46
游戏资讯2025-06-28 12:37
单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