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8 作者:游乐小编
在IFA 2025(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即将开幕之际,RGB-Mini LED显示技术迅速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关注热点。
据悉,本届IFA展上海信将带来RGB-Mini LED电视新品,三星也将首次展出采用该技术的115英寸RGB Micro LED电视,索尼则计划展示自研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全球三大电视品牌不约而同地发力,共同聚焦于这项被行业统称为“RGB-Mini LED”的创新显示技术。
简单来说,RGB-Mini LED显示技术是指采用红、绿、蓝三原色LED作为独立光源,替代传统的白光或蓝光激发方案,从背光源头实现精准色彩输出,从而呈现更加细腻、真实的画面效果。海信在今年1月推出了全球首款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随后在3月实现量产新品UX的上市,成为全球首家掌握RGB-Mini LED量产技术的电视厂商。
行业观察指出,从年初海信的“一枝独秀”,到9月IFA展上的“群芳争艳”,全球主流电视品牌纷纷布局RGB-Mini LED,标志着这一新型显示技术的全球生态正在形成,其技术演进与市场推进备受业界瞩目。
“海信非常欢迎三星、索尼加入RGB-Mini LED的技术竞争。行业头部品牌共同推进,正说明RGB-Mini LED正在成为公认的顶级液晶显示技术方向。”
海信显示事业部营销总裁刘为杰表示,目前普通消费者对RGB-Mini LED的认知仍有限,更多品牌加入将推动整个技术生态的繁荣。海信始终秉持“好画质不该只停留在实验室,更应进入用户家中”的理念,正因如此,企业持续投入研发,并率先实现了RGB-Mini LED的量产。
事实上,二十多年前三星与索尼就曾涉足RGB-Mini LED技术,但由于量产难度较大,不少厂商最终选择退出。海信则坚持技术攻坚,最终成功突破量产瓶颈。
“RGB-Mini LED量产面临两大核心难题。其一是发光芯片:红、绿、蓝三色LED灯珠在寿命、发光效率和衰减控制方面要求极高,比如红色LED衰减速度通常更快,容易导致整体背光色彩出现偏差。其二是光色同控芯片:与传统MiniLED相比,RGB-Mini LED要实现更卓越画质,必须同步控制光与色,这对芯片算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刘为杰指出,海信能够率先实现RGB-Mini LED技术落地,关键在于突破了上述“两芯难题”。
他进一步介绍,依托集团旗下乾照光电自研的RGB-Mini LED背光芯片,海信成功解决了三色LED在效率、寿命、色偏与色纯度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瓶颈,率先实现三基色光源的产业化,并推进高性能RGB-Mini LED芯片的量产。
另一方面,海信作为国内唯一具备自研画质芯片能力的电视品牌,其芯片公司信芯微一直专注于显示控制、画质处理和AIoT芯片研发。伴随RGB-Mini LED技术的推出,海信发布了全新一代信芯AI画质芯片H7。
在硬件性能上,H7芯片的CPU单核性能提升40%,场景感知算力提升70%,场景适配能力更是成倍增长。该芯片也是全球首款支持RGB光色同步控制的画质芯片,可实现108bits级别的精细调控,色调、饱和度与亮度的控制精度相比公版芯片提升430%,结合实时智能场景分析,能动态调节三基色光源,实现高精度色彩管理,呈现更丰富、更细腻的画面细节。
因此,海信RGB-Mini LED凭借三原色独立背光,打破了传统显示技术长期依赖“单一控光”的局限,新增色度维度的精准控制,完成了从“控光”到“光色同控”的重要跨越。
“目前,该芯片技术为海信独有,这也是我们坚持全栈自研的成果。”
关于市场前景,刘为杰认为RGB-Mini LED仍处于发展初期。随着更多企业加入和产业链逐渐成熟,未来三到五年,该技术的市场渗透率将稳步提升。
“海信新一代RGB-Mini LED产品自3月发布以来,在不到四个月时间里,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上一代产品的总销量。”
刘为杰强调,面向未来,海信将继续通过产品与技术的迭代创新,吸引更多终端用户体验RGB-Mini LED的优势,借助规模效应降低产业链成本,最终实现技术普惠。(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饶翔宇 编辑 | 钟毅)
2021-11-05 11:52
手游攻略2021-11-19 18:38
手游攻略2021-10-31 23:18
手游攻略2022-06-03 14:46
游戏资讯2025-06-28 12:37
单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