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文章内容页

宗馥莉正在复刻,达娃之争中的宗庆后

时间:2025-08-03    作者:游乐小编    

1

这也许是宗馥莉,最像宗庆后的时刻。

从香港高等法院对宗庆后遗嘱信托的裁定,至少能看到以下四点事实,如果你对案情已经很熟了,可以跳过前三点,直接看第四点——

1.宗庆后确实留下了亲笔文件,要给海外的三个孩子,建立一份21亿美元的信托。且是那种仨孩子以及他们的子子孙孙,只能花利息、不能把钱取出来的信托。

2.在宗庆后逝世一个月后,宗馥莉与另外三兄妹就签过一个协议的。这个协议粗暴翻译下,就是一个利益的平衡——

海外三兄妹承认宗馥莉对于娃哈哈的继承。作为代价,宗馥莉也承诺,会用其掌控的建浩创投给三兄妹设立三个累计规模21亿美元的信托。而且是不可撤销的不动本信托。

3.如果一切按照这个协议进行,我们普通人是没有机会,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周末,增长这么多,估计一辈子也用不上的,属于豪门的法律知识的。

但是协议,只进行了一个开头。

在宗庆后去世后,“独女”宗馥莉继承到了父亲持有的娃哈哈集团全部的29.4%的股权。

但是她并没有按照协议设立信托计划,而是对信托的设计,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想法。

4.重点来了,宗馥莉提出的想法包括并不限于以下三条——

信托的受益人也不仅仅是那仨人和他们的子子孙孙了,宗馥莉自己的子子孙孙也要享受这个信托的权益。

要把宗馥莉升格为信托的保护人,并有权决定信托的期限。

21亿美元固定本金产生的利息才是信托资产,而非本金本身。

强烈建议大家,把宗馥莉的第二个想法和第三个想法连着看。

如果21亿美金的本金不是信托的资产,如果宗馥莉有权决定这个信托的期限,那么有一天,当她说这个信托停止了,这21亿美金是不是就又回到了,她掌控的建浩创投?

如果你是宗馥莉,你愿意给这个信托的期限是多少?恐怕不会是永远吧?

2

从跟海外三兄妹签订协议,到如今对簿公堂,宗馥莉在事实上完成了这样的操作——先把协议签了,把对方稳住。再放下签订的协议,去实现自己想要的利益格局。

这样的操作,她24岁那年就看过一次。

2006年,宗庆后与合作了十年的投资方达能集团,走到了矛盾爆发的边缘。

其实双方当年的对峙,和今天宗馥莉与三兄妹的对峙非常相似。

宗庆后想把达能赶出去,恢复自己执掌娃哈哈的格局。达能则想把宗庆后在合资公司体外建立的60多家非合资公司,也纳入合资公司的体系,自己一起分钱。

这已经不再是咱们怎么一起把蛋糕做大,而是每个人都在算计,怎么能把对方碗里的饭,挖到自己碗里。

宗庆后和达能几经缠斗,在2006年底,宗庆后签下了一份“解决非合资企业问题的中文意向书”。

达能当时多少有点儿天真地以为,合同签了,事儿就定了。

一个月后,达能收到了宗庆后的传真,说因为娃哈哈其他股东,以及员工持股会的反对,这个意向书被推翻了。

娃哈哈其他股东为啥反对咱就不猜了,但是员工持股会的反对,这戏多少有点儿穿帮。

在一家以宗庆后为绝对魅力领袖的公司,在谁的授意下,员工持股会才能反对一份宗庆后签订的意向书呢?

宗馥莉与兄妹三人签订的协议,让她得以无摩擦地继承了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的股权。

而宗庆后与达能签订的意向书,也帮他等到了一个绝好的时间点。

2007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宗庆后,提出了《立法限制外资通过并购垄断中国各行业、维护经济安全的建议》。

他等到了一个绝佳的舆论时点,一个能把这场商业纠纷的格局,向上拉升到民族感情的舆论时点。

随后,宗庆后接受了《经济参考报》的采访,指出达能并购中国的这些企业不是为了壮大他们,而是用资本运作套取巨额资金。

3

后面是大家多少都有所耳闻的剧情。

达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美国、意大利、中国香港等地都提起了对宗庆后的诉讼或仲裁。虽然达能在这些诉讼中几乎都拿到了胜诉,或者针对宗庆后的限令。

但在舆论场里,这些密布的法律条款,与“现在中国许多企业是被外资控股了”激起的身份认同感,是无法比拟的。

一个当年报道过达娃之争的记者回忆,宗庆后曾对他发起过点名道姓的批评,大意是“怎么能帮法国人说话呢?胳膊肘子不该朝外拐”。

这批评无关事实,只关立场,却很能团结人。

这位记者还记得当年在参加一场达能举行的媒体发布会前,一位媒体人在会场里,跟每个参会的记者私底下打招呼说:“我们一定要一条心,一起支持娃哈哈。”

二十几岁的宗馥莉,在一线听见了炮火,也亲历了舆论场的力量。

2018年,当她首次进入娃哈哈核心管理层,她的title是公关部部长。据宗馥莉接受采访时说,这是她自己要求的。

在达娃之争中,坊间有过一个传闻,宗庆后是南宋抗金名将宗泽之后。

在宗馥莉与宗庆后另外三个子女的战火刚刚烧起前,中文互联网上忽然出现了一波论调,宗馥莉是隐忍多年、靠自己实力胜出的嫡出大女主。

我不知道当年那个传闻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不久之前那波猛烈的大女主物料,是怎么兴起的。

只是第一个传闻,让普通人与主人公一致对外。

第二个传闻,让普通女性与大女主,共抗小三。

4

最后,说说战局。

达娃之争,是以宗庆后的胜利告终的。

这个胜利,是按这样的顺序发生的:2007年3月,宗庆后发起了那惊天一呼。几个月后,主管部门裁定,娃哈哈商标归娃哈哈所有。2008年6月,娃哈哈在潍坊提起了一个解散合资公司之诉。这成了让达能心态崩塌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于娃哈哈的渠道一直捏在宗庆后手中。如果合资公司被判决解散,达能所剩的就只是合资公司的厂房设备。

“站稳舆论、按住经销商、捏紧商标、关掉对方的厂”,在与达能的争夺中,宗家人凑齐了这制胜四件套。

这也许是一个强烈的记忆点。让宗家人再遇到类似的斗争,就奔着四件套去搜集。

2024年,在接管了继承了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的股权之后,宗馥莉连续关停了18家工厂。这些工厂中,大多有杜建英和其子女的利益。

2025年年初,宗馥莉试图将“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由娃哈哈集团转移到由她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由于这其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商标转让一直未有定论。

虽然目标还是同样的四件套,但这里却存在一个技术环节的不同。达娃之争中的四件套,是一一嵌套、依次通关的。比如舆论的好感,为商标的归属打了前站。商标战大局已定,让关厂成为了致命一击。

而在这一轮宗馥莉与三兄妹的争夺中,商标、关厂、舆论战,几乎所有的技术指标是同时上桌的。那么任何一个指标的变化,都可能会抵消另一个指标的战果。比如如果商标的转移涉嫌国有资产流失,就会部分抵消宗馥莉的舆论好感度。

况且哪怕四件套在手,也未必能保障宗馥莉如宗庆后般畅快全胜。毕竟站在她对面的杜建英,与她观摩过同一场战局,她们都知道关窍所在,你看外籍三兄妹在一开始就亮明了态度——只想要钱,不想争夺民族企业。

贪财好色的花儿街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更有价值的阅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花儿街参考(zaraghost)、作者,侵权必究。

热门推荐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首页  返回顶部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发邮件youleyoucom@outlook.com